课题?让他做出成绩?这岂不是正中周芸下怀?但完全驳回,似乎又显得自己这个主任压制下属积极性,没有道理。而且,陆摇提出的“政策回头看”和“捕捉市场信号”,从道理上确实说得通,是政研室该干的事。
“想法…倒是有一定道理。”林筱鸣缓缓开口,“你先拿一个详细的调研方案出来,包括调研对象选择、具体提纲、行程安排、预算明细。记住,要务实,要精简,要控制成本。方案给我看了再说。”
“是!林主任!我一定严格控制成本,拿出一个务实可行的方案!”陆摇心中一喜,只要林筱鸣没直接否决,就有机会!
回到三科办公室,陆摇立刻召集了包括钟易安在内的五人开个小会。他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计划开展企业调研的想法以及林主任要求先出方案。
“哎呀,小陆科长,这大热天的跑企业?多辛苦啊!咱们在办公室看看材料,打打电话不行吗?”李梅第一个叫苦,她可不想晒黑了。
“就是,企业那些人,门难进、脸难看,去了也是碰钉子。”张海涛附和道。
王丽没说话,但眼神里也透着不情愿。
张雯雯更是直接:“陆副科,我手头还有点别的事,林主任交代的,调研这事我就不参与了。”
只有钟易安,浑浊的眼睛亮了一下,点头道:“小陆科长这个想法好!是该下去走走了!纸上谈兵终究不行!我支持!”
陆摇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心中了然。他本就没指望这些摸鱼派能真出力。他微微一笑:“大家的情况我都理解。这样吧,这次调研,主要是初步摸底,我和钟老先跑几家代表性的企业探探路,积累点经验。方案呢,也由我和钟老主要负责起草。等以后有更重要的课题,需要大家集体出马的时候,我们再一起上阵。张雯雯同志既然有其他工作,就专心做好林主任交代的事。”
这番话既给了其他人台阶下,也明确了分工,还暗示了“以后有重要课题”,算是暂时安抚了人心。张海涛等人明显松了口气。张雯雯则撇撇嘴,不置可否。
陆摇和钟易安立刻投入工作。钟易安经验丰富,对市里企业情况也熟,两人配合默契。方案很快成型:精选了涵盖传统制造、高新技术、中小微企业等不同类型的5家代表性企业。
方案送到林筱鸣桌上。林筱鸣仔细看了一遍,眉头微挑。方案本身做得无可挑剔,目标明确、对象合理、提纲专业、预算抠到了极致,完全符合他“务实、精简、控制成本”的要求,想挑毛病都难。他沉吟片刻,最终还是在方案上签下了“同意”二字,并标注:“严格按预算执行,注意安全。”
拿到批文,陆摇和钟易安立即行动。
调研的过程,比预想的要顺利一些,但也遇到了不少推诿和敷衍。一些企业负责人听说只是“政策研究室”的,远不如对待发改委、经信委那样热情,提供的材料也多是官样文章。但陆摇和钟易安沉得住气,耐心沟通,深入车间、研发部门,与一线技术员、中层管理者甚至普通工人聊天,还是挖掘到不少政策执行中的真实问题和市场一线的鲜活信息。
利用一次调研回程的间隙,陆摇和钟易安特意去了趟市第一医院,探望住院的三科科长李侃。
病房里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李侃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得像纸,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看到陆摇,他浑浊的眼睛亮了亮,挣扎着想坐起来。
“李科长,你躺着别动。”陆摇连忙上前按住他,“我们来看看你。”
“小陆啊……”李侃的声音沙哑得厉害,“听说你接了三科的活儿?辛苦你了。”
“应该的。”陆摇在床边坐下,“你安心养病,科室有我们呢。”
李侃摇了摇头,咳嗽了几声,才缓缓道:“三科……怕是保不住了。我这病查出来的时候,就听说要合并科室……”
陆摇心里一沉:“你别想那么多,先把病养好。”
“养不好了……”李侃苦笑,“肺癌晚期,医生说也就这几个月了。”他看着陆摇,眼神里带着一丝恳求,“小陆,三科是我待了一辈子的地方,要是……要是真能保住,就尽量保一保,算我求你了。”
陆摇鼻子一酸,重重地点头:“你放心,我一定尽力。”
从医院出来,钟易安叹了口气:“李科长这辈子,就扑在三科上了。”
陆摇没说话,心里却像压了块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