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78小说网 >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 第53章 青萍之末(下)

第53章 青萍之末(下)

石。“殿下,”她勒住马缰,“诺曷钵派来的援军已控制库山隘口,吐蕃人的补给线断了。”

李承乾点头,目光却落在她腰间悬挂的双鱼符——那是他送的“姊妹簪”改制的兵符。原来父皇早就算到会有今日,才让弘化带着兵符嫁去吐谷浑。

深夜的帅帐里,李世民将裴景明的供词扔在案上。羊皮纸上用朱砂写着密密麻麻的人名,河东裴氏、范阳卢氏,甚至还有已故宰相王珪的族侄。“五姓七望果然在两边下注。”皇帝的声音疲惫不堪,“他们以为朕不知道?当年朕让你监国,就是要你看清这些世家的真面目。”

李承乾沉默着。他想起白天在地道里,裴景明临死前说的话:“你以为你赢了?等你坐上那个位置,就会明白什么叫身不由己。”那些话像针一样扎在他心里,让他突然理解了父亲眼中的疲惫。

“父皇,”他终于开口,“儿臣在地道里发现了这个。”他呈上一枚刻着波斯文字的铜戒,是从裴景明手上捋下来的。

李世民接过戒指,借着火把细看,突然瞳孔骤缩。“这是...大食阿拔斯王朝的密符。”他猛地抬头,“裴景明怎么会有这个?”

帐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晋阳公主抱着一个锦盒走进来,小脸上满是泪痕:“二哥,这是权万纪让我交给你的。”

李承乾打开锦盒,里面是一卷细如发丝的绢书,上面用梵文写着:“新月落于昆仑山时,漠北之狼将饮马渭水。”他认出这是吐蕃密宗的预言诗,而“漠北之狼”指的正是突厥。

“权万纪呢?”李世民厉声问。

“他...他刚才说要去查看伤兵,就再也没回来。”晋阳公主的声音带着哭腔。

李承乾猛地冲出帐外。月光下,权万纪的身影正消失在营外的密林里。他翻身上马追去,却在林边看到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权万纪倒在血泊中,胸口插着一支雕着吐蕃神鸟的羽箭,不远处,一匹快马正朝着突厥方向狂奔。

回到帐中时,李世民正对着地图沉思。烛火跳动,将他的影子投在墙上,显得格外孤寂。“承乾,”皇帝头也不抬地说,“你知道朕为什么带你出征吗?”

李承乾跪下,等待着最终的审判。

“因为你太像朕了。”李世民转过身,眼中没有愤怒,只有深深的疲惫,“当年朕在玄武门之变前,也曾像你这样,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算计每一个可能的敌人。”他走到李承乾面前,伸手拂去他肩头的尘土,“但你比朕更可怕,因为你知道未来。”

李承乾浑身一震。父亲果然知道了。他抬起头,准备说出真相,却见李世民摇了摇头。“不用解释。”皇帝从案上拿起那枚波斯戒指,“从你十岁那年在雪地里背《左传》开始,朕就觉得你不一样。那些不属于这个时代的见识,那些总能化险为夷的算计...”

帐外传来更夫敲更的声音,已是三更天。李世民走到帐门口,望着松州城头飘扬的唐旗,低声道:“松赞干布派使者来了,说要和亲。”

李承乾猛地抬头:“父皇打算答应?”

“不答应又能如何?”李世民转过身,脸上露出一丝苦笑,“吐蕃、大食、突厥,还有国内的世家大族,哪一头都不能轻举妄动。有时候,妥协比战争更需要勇气。”他将戒指塞进李承乾手中,“这枚戒指你收好,以后的路,要靠你自己走了。”

李承乾握着冰冷的铜戒,突然明白父亲的用意。这场松州之战,表面是大唐与吐蕃的较量,实则是新旧势力的博弈。父亲带他来,不是为了试探他的身世,而是要让他亲眼看见帝国的裂痕,明白作为储君,不仅要会打仗,更要懂得权衡。

“儿臣明白了。”他叩首在地,“儿臣会像这枚戒指一样,守住大唐的国门。”

李世民扶起他,目光投向远方的雪山。“青萍之末,风起于微。”皇帝轻声说,“承乾,你要记住,任何一场风暴,最初都只是一片雪花。”

黎明时分,李承乾站在松州城头。昨夜的硝烟尚未散尽,东方已泛起鱼肚白。他看见一队和亲的车马正从长安方向驶来,为首的正是弘化公主——她将以金城公主的身份嫁入吐蕃,为大唐换取宝贵的休整时间。

阿罗憾捧着一卷文书走来:“殿下,这是从裴景明住处搜到的账本,上面记着这些年世家大族通过丝绸之路向吐蕃走私的物资。”

李承乾接过账本,指尖划过那些熟悉的姓氏,心中百感交集。他想起现代史书上对贞观之治的赞美,却从未想过这盛世背后,隐藏着如此复杂的博弈。

“把账本收好,”他对阿罗憾说,“以后有用。”

阳光刺破云层,照在松州城的断壁残垣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