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节,长安朱雀大街的灯谜会上悬着一盏特殊的走马灯。?w_a~n,b!e?n`g_o^.?c/o~m*灯影流转间,西域商队的驼铃、江南漕运的粮船与神机营的火铳图案交替闪现,引来百姓指指点点——自太子李承乾监国以来,这般将军器与民生并置的景象,早已不是稀罕事。
此刻东宫崇文馆内,李承乾正将一枚刻着北斗七星的铜符按入沙盘。随着铜符嵌入,墙壁上的舆图突然亮起微光,显露出从安西都护府到安东都督府的隐秘驿道。\"这是用波斯琉璃与岭南珍珠磨成的荧光粉,\"他对侍立一旁的阿罗憾说,\"以后各军镇传递密报,只需在舆图相应位置涂抹符水,便能显出字迹。\"
粟特青年的眼中闪过惊叹:\"殿下,您竟能把波斯的星象术与墨家的机关术结合...\"话音未落,窗外突然传来清脆的玉罄声——那是弘化公主从吐蕃送来的密信信号。
展开鲛绡帕,上面用藏汉双语写着:\"大食使者已抵逻些,言称愿助赞普打造'能燎原千里的火油'。\"李承乾的指尖划过\"火油\"二字,想起三年前松州之战时吐蕃人使用的金砂火药。他突然起身,走到书架前抽出一卷《汉书·西域传》,在\"条支国出弱水、西夜国多石油\"处重重画了标记。
\"阿罗憾,\"他头也不回地说,\"你还记得都护学堂讲过的'陆权海权论'吗?大食若控制吐蕃的石油资源,不出十年,其兵锋必至河西走廊。\"
正说着,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刘神威捧着一个密封的蜡丸闯入,须发间还沾着雪花:\"殿下,这是从鸿胪寺典客署截获的密信,用的是五姓七望家传的'飞白体'。\"
蜡丸内的绢书上只有八个字:\"龙潜于渊,其尾在洛。\"李承乾的目光骤然一凝。\"龙潜于渊\"是当年李世民暗中培养玄甲军时的密语,而\"洛\"指的是洛阳的含嘉仓——那里储存着全国半数的漕粮。他猛地想起上月巡查司农寺时,发现司农卿裴炎的账册上,含嘉仓的存粮数目竟比实际多出三成。
\"裴炎...\"他低声念着这个名字,想起此人正是河东裴氏的旁支,松州之战中被俘的裴景明正是其族叔。`7*k′a¢n-s¨h!u*w,u+.!c¢o.m¨刘神威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从药箱里取出一个磁瓶:\"这是属下从裴炎常喝的药汤中提炼出的成分,除了寻常药材,还有大食进贡的'忘忧草'——此草少量服用能安神,过量则会使人记忆模糊。\"
李承乾接过磁瓶,瓶底的淡紫色粉末在烛光下微微闪烁。他突然想起弘化公主密信里的另一句话:\"赞普近日常与大食使者彻夜密谈,言行举止似有异常。\"难道大食不仅要控制吐蕃的资源,还要操控其赞普?
\"备马!\"他突然下令,\"去含嘉仓。\"
当李承乾带着神机营赶到洛阳时,已是三更时分。含嘉仓的守将见到太子仪仗,竟以\"夜深仓门已锁\"为由阻拦。阿罗憾上前一步,手中火铳直指守将咽喉:\"我等奉太子令搜查,谁敢阻拦,以通敌论处!\"
仓门打开的瞬间,一股浓烈的霉味扑面而来。李承乾举起荧光棒照亮粮囤,只见上面覆盖的新麦下,竟是早已霉变的陈粮。更触目惊心的是,仓房角落堆放着数十个刻着大食星月纹的陶罐,里面装的正是弘化公主所说的\"火油\"。
\"把守将和管事全部拿下!\"李承乾厉声喝道。就在此时,地面突然传来轻微的震动。他冲出粮仓,只见远处的洛水之上,数十艘伪装成漕船的船只正朝着河口驶去,船舷上隐约可见裴氏的族徽。
\"追!\"他翻身上马,却听见身后传来刘神威的惊呼:\"殿下小心!粮仓下面有地道!\"
转身望去,只见刚才被拿下的守将挣脱束缚,跳进粮仓角落的暗门。李承乾紧随其后,沿着湿滑的石阶向下,尽头竟是一间宽敞的石室。石室中央的石台上,摆放着一个巨大的铜盘,盘上刻着波斯星象图,而图中\"心宿二\"的位置,插着一支雕着五姓家徽的箭矢。
\"这是大食的'星象兵棋'!\"阿罗憾的声音带着颤抖,\"他们用星宿位置推演战局,心宿二对应洛阳,箭矢指向含嘉仓,说明...\"
\"说明他们打算烧毁粮仓,制造民变!\"李承乾猛地拔出箭矢,只见箭杆上刻着一行极小的梵文:\"当火星与心宿二合时,狼将出渊。¨c*h*a`n/g~k`a¨n`s~h-u·.?c¨o,m,\"他想起现代天文学知识,火星与心宿二合相的日子,正是三日后的二月初二。
回到长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