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泪纵横:\"殿下...陛下箭伤虽无大碍,但毒性猛烈,至今昏迷不醒...\"
李承乾三步并作两步冲入大帐。只见李世民躺在榻上,面色铁青,呼吸微弱,与平日英武形象判若两人。
\"父皇...\"李承乾跪在榻前,握住父亲冰冷的手。
\"殿下节哀...\"军医低声道,\"陛下所中之毒名为'断肠散',无药可解...\"
\"放屁!\"李承乾厉声打断,\"陛下乃真龙天子,岂会为区区毒药所害?传孤令,悬赏千金,寻访名医!\"
当夜,李承乾召集众将议事。李靖汇报了当前战况:唐军虽攻占白岩城,但伤亡惨重;渊盖苏文集结十万大军,正朝白狼山逼近。
\"殿下,如今军心不稳,不如暂且退守辽东城...\"张俭小心翼翼建议。
\"不可!\"李承乾断然拒绝,\"一旦退兵,前功尽弃!传孤令,全军戒备,准备迎敌!\"
\"可是陛下...\"
\"父皇由孤亲自照料。\"李承乾目光坚定,\"尔等只需专心战事,务必击退来犯之敌!\"
众将领命而去。李承乾回到御帐,看着昏迷不醒的父亲,心如刀绞。历史上李世民确实亲征高句丽,但并未记载中毒之事。难道因为自己的出现,改变了历史走向?
\"报——\"一名侍卫慌张闯入,\"营外来了个游方道士,说是能解'断肠散'之毒!\"
李承乾精神一振:\"快请!\"
不多时,一个须发皆白的老道飘然而入。此人仙风道骨,手持拂尘,见到太子也不跪拜,只是微微颔首。
\"道长真能解毒?\"李承乾急切地问。
老道不答,先为李世民把脉,片刻后道:\"此毒确系'断肠散',但陛下真龙护体,毒性未入心脉。老朽有一'还魂丹',或可一试。\"
李承乾看着那枚乌黑的药丸,心中迟疑。若此人有诈...
\"殿下若不信,老朽可先试药。\"老道说着就要将药丸一分为二。
\"不必了。\"李承乾下定决心,\"孤信你。\"
药丸服下后,众人屏息等待。约莫半个时辰,李世民的面色竟渐渐红润起来,呼吸也趋于平稳。
\"陛下洪福齐天!\"军医惊喜道,\"脉搏已趋平稳!\"
李承乾长舒一口气,转身要向老道致谢,却发现帐中早已不见其踪影。
\"那道长呢?\"
侍卫们面面相觑:\"刚...刚才还在...\"
李承乾心中惊疑,却也无暇深究。因为就在这时,帐外突然响起震天的喊杀声——高句丽人夜袭大营!
\"保护陛下!\"李承乾拔剑出鞘,冲出御帐。
只见营寨四处火起,喊杀声震天。高句丽军如潮水般涌来,唐军仓促应战,节节败退。
\"殿下快走!\"李靖浑身是血地奔来,\"营寨守不住了,末将断后!\"
李承乾咬牙道:\"不,孤与将士们共存亡!传令,全军向御帐靠拢,结成圆阵!\"
危急时刻,李承乾展现出非凡的统帅才能。他命令弓箭手占据制高点,步兵持盾结阵,骑兵两翼策应,硬是顶住了高句丽人的猛攻。
就在战况胶着之际,高句丽军后方突然大乱——一支生力军从侧翼杀入,旗帜上赫然写着\"新罗\"二字!
\"是新罗援军!\"唐军将士欢呼雀跃。
原来金春秋伤愈后,得知唐皇遇险,立即率两万精兵来援。高句丽军腹背受敌,顿时阵脚大乱。
混战中,李承乾发现高句丽中军有一金甲大将,正声嘶力竭地指挥部下。那人鹰鼻鹞眼,面容阴鸷,必是渊盖苏文无疑!
\"擒贼先擒王!\"李承乾翻身上马,率亲卫直扑中军。
渊盖苏文见势不妙,拨马便走。李承乾穷追不舍,两人一前一后冲出战场,向白狼山深处疾驰。
\"渊盖苏文!\"李承乾高喊,\"你弑君篡位,残害忠良,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渊盖苏文突然勒马转身,张弓搭箭:\"小娃娃,找死!\"
利箭破空而来,李承乾侧身闪避,同时掷出手中长枪。渊盖苏文躲闪不及,被刺中右肩,跌落马下。
\"保护大人!\"几名高句丽亲兵拼死相护,拖着重伤的渊盖苏文逃入山林。
李承乾正要追击,忽闻身后传来熟悉的号角声——那是唐军集结的号令!
当他赶回大营时,一个天大的惊喜正等着他:李世民醒了!
\"父皇!\"李承乾跪在榻前,热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