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的,作为大唐送给南海诸国的礼物。
送别使团那日,李承乾站在广州码头,望着渐行渐远的船队,心潮澎湃。这支由五艘大船组成的使团,不仅承载着和平使命,更肩负着开拓海疆的重任。他们的见闻,将决定大唐未来的海洋战略。
\"殿下,海上风浪险恶,贾大人他们...\"刘仁轨忧心忡忡。
\"无妨。\"李承乾目光坚定,\"贾耽非等闲之辈,必能不负所托。况且...\"他指向正在建造的更大战舰,\"待这些新船完工,我大唐水师将纵横南海,再无阻碍!\"
贞观十五年秋,李承乾回到长安。两仪殿内,李世民听完儿子的汇报,龙颜大悦:\"承乾此行,不仅结好南海诸国,更获青蒿奇方,造福苍生。朕心甚慰!\"
\"父皇,儿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在广州、交州设立市舶司,规范海贸。\"李承乾建议道,\"另外,可招募南海商人定居,教授水手远航之术。\"
\"准了。\"李世民点头,\"另外,朕决定在流求设立造船厂,就地取材,打造更多海船。\"
离开两仪殿,李承乾走在长长的宫道上,秋日的阳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知道,帝国的疆域正在向南方无边的大海延伸。那条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终将在他的推动下,成为现实。
\"殿下。\"马周匆匆走来,\"这是刚译完的《南海风物志》,记录了各国物产风俗。\"
李承乾翻开这本凝聚了无数人心血的着作,从香料到珍珠,从海图到星象,一个前所未有的海洋世界正徐徐展开。
\"传令国子监,增设南海语言课程。\"李承乾合上书卷,\"另外,命将作监设计更大的海船,准备来年探索更远的南方!\"
远处,钟声悠扬,仿佛在为一个海洋帝国的崛起而鸣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