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看,这叶片角度再调整些,效率能提高两成。\"宇文睿指着模型解释道,\"太子殿下说过,流水之力,用好了可抵百人之功。\"
一个年轻学徒举手发问:\"先生,听说太子殿下还让咱们研究'风车'?\"
\"不错。\"宇文睿捋须微笑,\"殿下说,西域有'立帆借风'之法,可用于磨面、提水。你们几个,明日开始跟着波斯工匠学习制作帆布。\"
正说着,门外传来一阵骚动。只见工部尚书阎立德陪着一位身着便服的年轻人走了进来。众人慌忙跪拜——竟是太子微服来访!
\"不必多礼。\"李承乾摆手,\"朕只是来看看新水车的进展。\"
宇文睿连忙引他观看最新改良的水车模型。李承乾仔细观察后,指着传动部分:\"这里若加上齿轮,或许能更好地传递力量。\"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张草图,\"这是朕闲暇时画的,你们参详参详。\"
工匠们围拢过来,只见图上画着一套精妙的齿轮装置,旁边还标注了尺寸和用料。宇文睿如获至宝:\"妙啊!如此一来,水车带动石磨就更加平稳了!\"
\"慢慢试验,不急。\"李承乾温和地说,\"对了,那新式犁铧推广得如何?\"
阎立德上前汇报:\"回陛下,今春已在关中地区发放三千具,反响极好。百姓都说这犁入土深,又省畜力。\"
\"好。\"李承乾点头,\"记住,发放时要派专人指导使用,切莫好心办坏事。\"
离开将作监,李承乾信步来到西市。熙熙攘攘的街市中,各色人等摩肩接踵。胡商铺子里摆着晶莹的玻璃器,波斯地毯店前围满了好奇的百姓,甚至还有天竺人在表演驯蛇术。
\"让一让!让一让!\"几个差役护着一辆独轮车缓缓前行,车上放着个盖着红布的物件。
路人纷纷驻足观望。有知情者低声道:\"听说是岭南进献的'自鸣钟',能自动报时辰,要送到宫里去的!\"
李承乾含笑看着这一幕,转身走进一家新开的书肆。店内,几位士子正在翻阅新刊印的《西域风物志》,掌柜殷勤地介绍着最新到货的波斯诗集。
\"这位郎君想看什么书?\"掌柜见李承乾气度不凡,连忙上前招呼。
\"可有新出的农书?\"
\"有有有!\"掌柜从架上取下一册,\"这是司农寺新编的《耕织要术》,图文并茂,连不识字的老农都能看明白。\"
李承乾翻阅片刻,满意地买下几本,吩咐随从送去国子监:\"让祭酒多印些,发往各州县乡学。\"
离开书肆时,天色已近黄昏。李承乾没有直接回宫,而是来到了城南的平民区。这里新近开设了一家医馆,门前排着长队。
\"老丈,这医馆看病贵吗?\"李承乾问一位排队的老者。
老者笑道:\"不贵不贵!诊金只要五文钱,药钱另算。若是军属或孤老,连诊金都免了!听说这是晋阳公主提议设立的,专为咱们平民百姓看病。\"
李承乾点点头,继续向前走去。转过几个街角,一处热闹的工地映入眼帘——这里正在修建公共澡堂。
\"郎君留步!\"看守工地的差役拦住去路,\"里面正在施工,危险得很。\"
李承乾不以为忤,反而问道:\"这澡堂何时能完工?\"
\"快了快了!\"差役骄傲地说,\"陛下亲自下的令,要在长安城东西南北中各建一座。咱们这'南熏澡堂'最大,能同时容纳两百人沐浴呢!\"
正说着,一个背着工具箱的工匠匆匆跑来:\"差爷,水管又堵了,得找通水工来!\"
李承乾闻言,从袖中取出块碎银递给差役:\"去西市找波斯工匠哈桑,他精通管道之术,或许能帮上忙。\"
差役接过银子,千恩万谢地去了。李承乾则转身走向不远处的一座茶棚,要了碗粗茶慢慢啜饮。
茶棚里,几个脚夫正在闲聊。
\"听说了吗?朝廷要在各州县设'常平仓',丰年收粮,荒年平价卖出。\"
\"早该如此!去年关中大旱,要不是朝廷及时调来江南米,不知要饿死多少人。\"
\"陛下仁德啊!我表兄在工部当差,说陛下经常微服私访,体察民情...\"
李承乾听着这些朴实的话语,嘴角不自觉扬起。他放下茶钱,起身融入暮色中的长安街巷。
华灯初上时,李承乾回到了太极宫。刚进殿门,就看见晋阳公主正在灯下翻阅医书,身旁堆着厚厚的笔记。
\"兕子,这么晚还不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