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均匀的呼噜声音。
李靖是倒了血霉,一路奔波不说,还得盯着爷俩睡觉。
卯时,禁军前来蜀王府接人,看押李恪上朝。
众人准备给李恪致命一击。
朝会准时开始。
没有其他内容,只有各种弹劾。
长孙无忌按条列举,太子党出声附和。多数都是没有证据的言论。
“证据呢?”
不管谁弹劾,李恪都会说同样的话。
长孙无忌胸有成竹的看着李恪。
“好,既然你要证据”
“陛下,臣有证人需要进殿,请陛下恩准”
李恪纳闷,哪来的证人,这货该不会伪造证据吧!
当李恪看清来人,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来人正是益州牧郑林。
长孙无忌火力全开,言辞恳切:“陛下,太子腿折就是李恪一手安排,这是证人益州牧郑林。”
“郑林,你把事情如实的讲出来”
郑林一本正经的看着李世民。
“陛下,太子擅作主张,包围蜀王府,软禁蜀王妃,还出手挑逗,殴打公主,当场斩杀蜀王府女仆十人,同行护卫皆可作证”
“臣,建议太子前往军营,但什么证据都没找到,返回途中,山林常有猛兽出没,导致战马受惊,致使太子腿折”
“臣愿意性命担保,所言句句属实”
听完。
长孙无忌脸都绿了,你在说什么?
怎么跟之前说的不一样?
“你放屁,之前明明说是李恪安排”
朝堂上,长孙无忌怒火乱窜,好像走火入魔一样,厮打郑林。
不管长孙无忌再怎么辩解,都显得苍白无力。
太子党恶毒的盯着郑林。
“陛下臣句句属实,长孙大人为了拉拢下官,给银票,给房产,给地契,这是证据,臣从没碰过这些银票,可以比对”
郑林最后一击,太子党纯属栽赃陷害。
“蜀王松洲边境滥杀无辜,挑起两国争端”有人弹劾,转移话题。
这回不用郑林当嘴替。
李恪眼眉轻挑。
“本王为什么乱杀无辜,为什么有上千吐蕃人,从松洲突破层层关卡,不远数百里前往益州,当街偷袭本王,误杀数十名百姓。你了解吗?”
“论钦陵在边界筑京观,都是十岁左右孩子,上千人个孩子,你了解吗?”
“现在松洲边界,吐蕃敢驻兵吗?你了解吗?”
“你们这群傻逼,什么都不了解,就敢高谈阔论”
李世民感觉被冒犯了,他是不是指桑骂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