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终稿。叶总监?”
叶蓁蓁起身,一身干练的米白色套装,将精心打磨的ui设计稿和交互流程图投射到大屏幕上。界面简洁、优雅,充满了“心有灵犀”的东方韵味。核心功能:灵犀号注册登录、好友列表管理、点对点文字即时通讯、基础表情包、简洁的“灵犀圈”(个人状态分享),清晰地呈现出来。
“基于‘心意瞬间直达’的核心理念,”叶蓁蓁讲解道,“我们弱化了复杂的在线状态显示,重点突出消息本身的即时性和情感传递。界面采用留白与暖色调结合,图标设计圆润亲和,目标是营造一种温暖、无压力的沟通环境。”
众人纷纷点头,设计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讨论随即展开。技术组汇报了底层架构的稳定性测试数据。市场部孙晓提出了关于初期推广策略的初步设想。
焦点很快集中到一个争议点上:消息“已读”状态显示。
陆骁推了推眼镜,第一个发言,语气刻板得像在宣读实验报告:“从技术实现和用户信息透明度角度,‘已读’回执是必要的。它明确告知发送方消息已被接收,减少无效等待和猜测,提升沟通效率。数据模型显示,清晰的状态反馈能降低沟通摩擦约15.7%。”
他话音刚落,吴哲就“噌”地站了起来,一脸夸张的后怕表情:“效率?陆大神!你这是要我的命啊!”他拍着桌子,瞬间化身情感专家兼受害人:
“想象一下!我给我女朋友发消息:‘宝贝,晚上想吃什么?’嗖,发过去了。然后,叮!‘已读’!接着…就没了!石沉大海!十分钟…半小时…一小时!你们知道这一小时里,我这颗心要经历怎样的煎熬吗?
还有,如果我在忙工作,我女朋友给我发消息,我点开看了一眼,没来得及回,她会怎么想:‘看见了都不回?吴哲你皮痒了?是不是跟哪个学妹聊天呢?’完了,冷战开始!”
他模仿着女生生气的样子叉腰瞪眼,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他还不罢休,换了副可怜巴巴的表情:“再想象!我找我铁哥们儿:‘兄弟,江湖救急!借五百块!下月还!’叮!‘已读’!然后…又没了!兄弟们啊,这‘已读’不回,比直接拒绝还扎心啊!拒绝好歹痛快,这‘已读’晾着你,让你猜他是手头紧呢?还是觉得我信誉破产了?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啊!”
会议室里笑声更大了,连一脸严肃的陆骁嘴角都忍不住抽搐了一下。苏晚更是笑得趴在了桌子上。
吴哲最后总结,双手一摊,痛心疾首:“所以啊!这个‘已读’功能,简直是人际关系中的‘核武器’!是分手率、友尽率的倍增器!是悬在社畜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为了世界和平,为了广大男同胞的身心健康,为了我还能有女朋友,求求了,毙了它吧!”
苏雨晴忍着笑,看向周明。叶蓁蓁也投来询问的目光。
周明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吴哲的“血泪控诉”虽然夸张,却精准地戳中了“已读”功能在情感社交场景中的痛点。他想起后世微信的谨慎,始终未大规模推广已读回执,想起无数人吐槽的“社交压力”,心中已有定论。
“吴哲虽然说得…戏剧化了点,”周明开口,带着笑意扫了一眼还在搞怪的吴哲,“但核心问题抓得很准。‘灵犀’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心意瞬间直达’,核心是温暖、轻松、无负担的连接。‘已读’回执,在商业沟通中或许有效率价值,但在我们最核心的、承载着最多情感连接的个人社交场景里,它带来的潜在压力和焦虑,违背了我们的初心。”
他站起身,走到幕布前,拿起马克笔,在“已读状态显示”这一项上,重重地画了一个叉。
“取消它。”周明声音斩钉截铁,“我们要做的是让沟通更顺畅,心意更容易抵达,而不是给用户套上新的枷锁。让消息安静地送达,给对方思考和反应的空间,这才是‘灵犀’应有的温度。把精力,放在如何让消息传递更快、更稳定、界面更友好、表情更传神上!”
他的决定,结合吴哲生动的“演绎”,瞬间赢得了会议室绝大多数人的赞同。叶蓁蓁立刻在笔记上做了标记。苏雨晴眼中也流露出认同和一丝欣赏。新加入的顾临,依旧面无表情,但镜片后的目光在周明身上停留了片刻,似乎对这个“用户体验至上”的决策有了新的评估。苏晚则悄悄对吴哲竖了个大拇指。
会议在热烈的讨论中继续,敲定了更多细节。看着满屋子风格各异却同样才华横溢、充满活力的面孔,看着苏雨晴专注而自信地主持技术讨论,看着叶蓁蓁的设计被众人打磨得愈发完善,周明心中充满了豪情。启明的骨架正在被这些新鲜血液充盈、强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