晌午时候,徐夫人遣人叫姑娘们过去听戏,还有说书的女先儿,闹到午时一刻方散了。`s,w¨k~x¨s_w/.,c~o^m¨
从赵家回去后,连着下了两天雨,黛玉便没有再出门,一首在家里看书、打络子。
黛玉不喜欢做女红,贾敏虽然教过她一些,却并不要求她每天都做,兴致来了绣两针就行。
他们这样的人家,每个主子院里都有针线上的人,很用不着黛玉自己做活。不过是为了向长辈尽孝,偶尔动手做一两件小东西罢了。
黛玉平常十天半个月也难得动一次针线。
这次一是因为天气不好出不了门,在家闲着无事,二是因为林暄上次写字时胡闹把玉佩弄脏了,上面的络子自然也不能要了,正巧行拜师礼的日子快到了,黛玉就突发奇想,准备亲手打个络子送给林暄。
黛玉午睡醒来,换了件家常白兔毛袄子,戴了昭君帽儿,听见外面仍有淅淅沥沥的雨声,便先来到外间,站在菱花窗边欣赏了会儿烟雨蒙蒙的景色。
突然想到李义山有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倒还有些意思,便问屋里的丫鬟:“后面花园子的池子里还有残荷么?”
黛玉的院子里虽有一汪水池,却没有种荷花,怕招蚊虫。
众人想了想,还是新雨说道:“怕是早就被拔光了,姑娘这会子问那个做什么?”
黛玉遗憾地叹口气,“雨打残荷是什么声儿呢?”
新雨闻言便知,黛玉是想到了什么诗,或从什么书里看到,下雨天欣赏残荷别有一番意趣,就心生好奇。#¤求??μ书oa′帮?± ?<>无±\§错??内??~容÷£
且不说家里确实没有,便是有,新雨也不能让黛玉在这种天气出门去,姑娘身子才好了些,她们可不敢放松。
便柔声道:“奴婢虽然没听过雨打残荷的声儿,但想来和雨落在树叶上也差不多吧。”
“罢了,明年让人留着些就是了。”黛玉说着,转身回了里间,拿出才起了个头的络子。
她本就没做过几回,手生得很,性子又仔细,因而做得非常慢,上午花费了一个时辰,才起好了头。
黛玉端正地坐在炕上,神情专注地摆弄了两刻钟,眼看渐渐有个样子了,凝霜突然出声提醒道:“姑娘,该歇会子了,仔细脖子疼。”
黛玉便放下手里的活计,站起来在屋里走了两圈。
汀兰院里的丫鬟们被贾敏再三叮嘱过,一定不能让姑娘累着了,尤其是看书写字,或拿针线的时候。
其中凝霜最是小心细致,也正因如此,贾敏才放心让她贴身服侍黛玉。
如是过了两日,天气转晴,黛玉的络子却只完成了一半。.看,书,屋· ~无!错!内^容′
这天偏又收到了周秀秀送来的帖子,说李夫人要带她去家里的庄子上玩,那里有温泉,还有己经开花的早梅。
周秀秀和黛玉玩的最好,自然邀请黛玉同去。
黛玉想想林暄,又想想络子,犹豫了半晌,最后还是回绝了周秀秀的帖子。
贾敏觉得好笑:“打个络子罢了,怎么就着急的这样?晚一天也没什么要紧。”
黛玉眉头微蹙,“后天要行拜师礼呀,这是我给暄儿的礼物,不能晚的。”
林暄在一旁听了,又是想早点拿到姐姐亲手做的络子,又心疼姐姐不能出门玩了,一时倒不知如何是好了。
“咱们家不也有温泉庄子么?”黛玉不以为意,“下次我请周姐姐去玩不就是了。”
贾敏是无所谓,周秀秀却念叨了黛玉好久。
不过黛玉很快就行了拜师礼,正式开始上学了,每十天休息一天,和林如海上衙的时间一样。
当然,这是杜垣定的,主要针对林暄。黛玉不用科举,读书全凭喜好罢了。而且林如海和贾敏担心她的身体吃不消,只让她不必勉强。
每日辰时正(八点),杜垣会准时到林府外书房,他是大人,总不能让两个小孩子天天早晚往杜家跑,也不安全。
上午教学一个半时辰,黛玉接着读西书,林暄学三字经。每过半个时辰休息一刻钟。
然后是午饭时间,午后申时初(下午三点),黛玉练两张大字,她的字己经写得有点模样了,只是腕力不足,却也急不得。杜垣带着林暄先读半个时辰书,再让他拿着毛笔胡乱练会儿字。这时黛玉练完了字,杜垣便给她讲解西书的内容。
十月底,黛玉终于收到了邱济善和雪雁的书信。原来她们跟随邱神医回了榕城后,没过多久,邱神医就又带她们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