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姐姐找回了英莲。以后姐姐就少哭些吧,多保养身子,也是为了英莲着想。”
“夫人说的是。”封氏泪中带笑,“我得多陪陪英莲呢。”
甄英莲认真地说:“娘要长命百岁。”
封氏的眼泪又滚落下来,用力点头:“好,娘长命百岁,一首陪着英莲。”
当日,贾敏留封氏母女在府中暂住。封氏原不肯应,唯恐耽误了绣庄里的活计,但贾敏执意挽留,说:“英莲年纪小,绣庄里没有她能干的活计,而且她这样的品貌,姐姐得慎重为她打算才是。”
甄英莲品貌不俗,又身世坎坷,贾敏难免多怜惜几分,至于以后如何安置,且看封氏的主意。
封氏哪里舍得让甄英莲沦为奴籍?她一个老婆子做什么都行,甄英莲才十岁,无论是做绣娘,还是做丫鬟,将来都没有出路。
旧愁刚去,又添新愁。封氏夜里辗转反侧,白天看到女儿,又觉得怎么操心都是心甘情愿的。
而甄英莲仿佛天生有些呆性,见人就笑,一副无忧无虑的模样。
过了两天,贾敏又发现她身上另一股痴性。
因黛玉和甄英莲一见如故,每天下学后就找她玩。甄英莲听见黛玉对花吟诗,对月也吟诗,竟问黛玉能不能教教她。
黛玉最喜欢爱书之人,平日里也时常教她院里的丫鬟们读书认字,自然不会拒绝甄英莲的请求。
甄英莲学得如痴如醉,吃饭时捧着书,睡觉时把书放在枕边,夜里睡了一阵子忍不住起来点着蜡烛看。
连黛玉都说,“英莲姐姐若是从小一首上学,现在定然是个才女了呢!”
贾敏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想法,问黛玉:“让英莲给你做伴读怎么样?”
黛玉双眼一亮,拍手道:“好呀!这样英莲姐姐既可以天天读书,也不必沦为奴籍了。”
贾敏慈爱地看着黛玉,她的女儿聪明又善良,真是个好孩子。
贾敏便和封氏说了,请甄英莲给黛玉做伴读,身份仍是乡绅之女,将来若能找回她父亲甄士隐自然皆大欢喜,否则也能找一门不错的亲事,有林家在,倒也不用担心她被人欺负。
封氏如何感激不提,当即答应了,嘱咐甄英莲用心服侍黛玉。
林如海得知此事,心中感叹,甄英莲和黛玉倒有几分相似,无论处在什么境地,都不曾丢失本心。
上一世,两人都身陷囹圄,仍然结下了真挚纯洁的半师之谊,今生,她们的命途己改,会是一生不变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