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贾敏打算亲自去探望孟氏,这一去至少需三西天,家里的事情便暂且交由黛玉掌管。`s·h`u*w-u-k+a*n¢.`c?o?m!
黛玉平常不过每隔三五日,才跟着贾敏学习一会儿,但她悟性奇高,自己院子里的大小事务,她都打理得井井有条,连皇后娘娘赐下的秦、冯两位嬷嬷都觉得服侍黛玉很是省心。
贾敏收拾了行李,带上几箱子补品和药材,出发前往姑苏,在林家祖宅歇息了一晚,次日晌午到了孟氏家中。
林远己经提前到家了,不过他并未与孟氏提及甄英莲之事,毕竟男女亲事应该先由长辈提起,否则显得不够庄重。
这也是贾敏的意思。
孟氏祖孙住的是普通的三间民房,带了一个院子,房间不大,屋里收拾得干净整洁,院子里种了些蔬菜。
贾敏先询问了孟氏的身体情况,孟氏的气色还不错,大约是因为心情好,一首乐呵呵的,“我活到这个岁数,知足了。不说旁的,我把远哥儿拉扯这么大,又亲眼看到他中了举,就算现在去地下见老头子和远哥儿爹娘,我也瞑目了。”
“大嫂子别说这样丧气的话。”贾敏道,“您还没看到远哥儿成亲生子呢。”
林远也在一旁附和,“是啊,祖母。孙儿还没有好好孝顺您呢,您要长命百岁。”
“你的孝心,祖母都知道。/k·s′j?x-s!w·.^c!o/m?”孟氏看向林远,笑容欣慰。
而后拉着贾敏的手拍了拍,“就算弟妹今儿不来,我也打算去扬州瞧瞧你们,想拜托你们帮忙留意远哥儿的婚事。”
闻听此言,林远的脸上闪过一丝羞赧,贾敏却笑了,“我这次来,就是要跟大嫂子商议远哥儿的婚事呢!”
不必孟氏追问,贾敏就大致说了甄家的情况,孟氏听说那家姑娘是黛玉的伴读时,倒有些犹豫,“能当玉姐儿的伴读,那姑娘定然是极好的,跟着我们家远儿岂不是要吃苦?”
贾敏尚未说什么,林远先急了,“祖母,孙儿如今是举人了,又有叔祖父给的二百两银子,我们置办些田产,只要我用心经营,再过两三年肯定吃穿不愁了。再者,等我考中了进士,更不会让人家姑娘陪着我吃苦的。”
贾敏笑了,看来林远对甄英莲是极中意的,他还是个有担当有志气的,想必以后会对甄英莲好的。
孟氏则瞪着眼睛问:“你怎么又收了你叔祖父的钱?咱们家己经够麻烦他的了,先前己经给了五十两……”
林远忙道:“祖母,这是叔祖父对我考中举人的奖励,林晖叔也有的。”
贾敏点头,“这事儿我知道,从办族学开始,我家老爷就和族长商量好了,中了秀才奖励五十两,举人二百两,进士一千两。?狐+-?恋;文?学1 ?°?更?{新,最¢全¥?×这也是为了督促孩子们用功读书。”
“再说了,一笔写不出两个林字,只有咱们都过得好了,才能彼此提携,守望相助不是?”
孟氏冷静下来,又对贾敏再三道谢。方笑着说:“人家姑娘都不嫌弃我们家穷,我更没有不同意的道理。而且,我瞧着,远哥儿自己也满意得很。”
林远脸色微红,却还是坚定地说:“甄姑娘知书达理、温婉贤淑,祖母若是见了她,也会很喜欢的!”
孟氏笑得合不拢嘴,“好好好,我就等着见她了!”
贾敏离开前,孟氏交给她一只翡翠雕缠枝花卉团手纹手镯,说是家里祖传之物,托贾敏送给甄英莲。
两家既然有意,很快,孟氏就找了媒人上门,之后问名、纳吉,签下婚书,这桩亲事便是定下了。
黛玉和林暄这才知道,甄英莲和林远将来是要成亲的。
“我们喊英莲姐姐,远哥儿却是我们的侄子,这辈分不是乱套了吗?”某日饭桌上,林暄发出了疑问。
甄英莲的脸色突然涨红,头低得险些钻到桌子下面去了。
黛玉蹙着眉,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我不想喊远哥儿姐夫,也不想让英莲姐姐叫我姑姑。”
林暄附议,“不能让远哥儿白长了辈分!”
贾敏忍笑咳了一声,“你们俩给英莲留点活路吧,她都不好意思吃饭了。”
林暄霎时正襟危坐专心用饭,黛玉也缄口不言了。
却听贾敏道:“你们各喊各的就是了,不过是个称呼而己,是吧英莲?”
甄英莲刚刚抬起的头,又迅速垂了下去。
贾敏笑了一会儿,正经解释道,“咱们和远哥儿有那么一点血缘关系,和英莲的感情则更亲近,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