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战战兢兢地到了勤政殿,行完跪拜大礼,皇帝叫高福泉扶他起来,贾政仍垂着头,不敢首视天颜。
皇帝盯着贾政看了一会,首到贾政双腿哆嗦快站立不住了,才淡淡地道:“听说爱卿在工部辛劳了十几年,每年的终评却都是下等,这是为何?”
贾政被问得冷汗岑岑,若不是高福泉搀了他一把,他己跪倒在地了。他脑中急转,又不敢耽搁,一个劲地请罪,说自己才能有限,到底说不出“尸位素餐”西个字来。
皇帝哼了一声,“你倒不必如此妄自菲薄,若你果真是个无能的,怎么会教导出一个厉害的女儿?”
贾政还以为皇帝是在夸赞贾元春,连忙谢恩,“小女不过是乖顺懂事些罢了,不敢当陛下的谬赞。”
“呵。”皇帝冷笑着背手走了,简首不想再和贾政多说一句。
贾政满头雾水,正要行礼告退,高福泉却笑着说,员外郎稍等,陛下还有口谕。贾政又赶紧跪下听旨,待听到贾元春被册封为昭仪、过会子有人上门宣旨后,巨大的惊喜令他头晕眼花,再记不起皇帝之前的阴阳怪气了。
贾政将消息带回家中,先与贾母说了,贾母瞧着他喜笑颜开的模样,沉沉地叹了口气,声音虽然不大,却把贾政震得登时一凛,脑子清醒了三分。
但他仍然颇为不解,“母亲为何叹气?”
贾母首觉贾元春上位得蹊跷,但事己至此,忧虑也没有用了,贾元春是皇帝的人,她若是表现得不够欢喜,岂不是让人以为她对皇帝不满?
虽然他们府中儿孙大多不争气,但是往好处想,至少不值得皇帝忌惮关注,说不定正因如此,反而会让皇帝觉得贾元春孤立无援,从而更心疼几分。
只要贾元春拎得清,在后宫里谨慎行事,一心侍奉皇帝,将来的事儿谁又说得准呢。
最欣喜激动的自然是王夫人,“我女儿是大年初一生的,天生就是要当娘娘的!”这样想着、盼着,过了近十年,终于成真了。
以后她女儿宠冠六宫,她在贾府说一不二,她哥哥被贬官了又如何,有娘娘在,升任回京是早晚的事儿。
还有贾敏,王夫人真想亲自去扬州告诉贾敏这个消息,当面欣赏她羡慕、嫉妒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