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是用柳枝泡水也能起到生根粉的作用,可这里没有柳枝。
条件有限,她也不知道能活多少。
秋叙蹲在泉眼旁的石板上,仔细筛选着刚折回来的榆树枝条。
折的的时候她专挑那些嫩枝,粗细如筷子,表皮青绿中带着淡淡的褐色。
这样的枝条活性最强,最容易生根。
每根枝条她都仔细检查过芽眼,至少要保留两到三个饱满的芽点才行。
处理枝条时遇到了麻烦。
没有刀具,她只能用一块锋利的石片慢慢磨。
先在枝条下端两寸处环剥一圈表皮,再斜着“切“断。
这样能增加生根面积,可惜石片终究不如刀具利落,切口处难免有些毛糙。
要是有把刀就好了......她轻轻叹了口气。
处理好的二十多根枝条浸在陶罐中。
为了方便些,她准备围着这泉水扦插。
泉眼周围三丈内松好了土,这里湿度适中,既不会太涝也不会太干。
扦插过程比她想象中艰难。
先用木棍在松软的泥土上戳出小洞,深度约三寸。
然后插入枝条,确保至少一个芽点埋在土里。
最后用脚轻轻踩实周围的土壤,再用陶罐浇上水。
终于插完了!
腰酸背痛地首起身,看着这一圈整齐的“希望“,嘴角不自觉扬起。
为了增加成活率,她还特意在每根枝条周围撒了些腐叶土以及用碎石块围成小圈保持湿度
明年这这个时候,不知道能活下来多少.....
在吃掉那三株榆树前,最好把能插的枝条都插了,不能竭泽而渔。
这样即使运道再差,也能活一些。
想到鱼时.....她又想到了下面的小溪,竹笋....榆钱明日也够吃了.....
明日可以尝试编制鱼笼。
年秋叙揉了揉发酸的腰背,看着渐渐西沉的日头,决定先解决晚饭问题。
今日的收获总算让她能换换口味,不必再吃荠菜和蒲公英。
那边的竹笋....或许可以全部采下来,煮熟,再晾干。
春天过去后,可不一定还有这么多野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