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不义?
“届时年将军若生误会,恐伤君臣之情,更添祸端!不如...留在宫中,更为稳妥。”
一时间,“陛下三思”,“于理不合”,“动摇军心”,“有损清誉”,“周全”,“稳妥”等词句充斥在空旷的大殿中。
原本噤若寒蝉的官员们仿佛找到了宣泄口,七嘴八舌,理由各异,但核心诉求只有一个:
绝不能让年秋叙离开皇宫!
年秋叙瞬间一片空白,那些大臣的各种反对她一句没有听进去。
她脑海中只回荡一个念头。
年大将军.....果然是原身战死沙场的哥哥,年昭野!
他没死?
那岂不是凭空多出来一个亲哥哥?
这......这可怎么处?
万一被他看出来...己经换了一个人,他那个兄控妹妹己经没了...会不会把她当妖怪给烧了?
一时间,年秋叙心中五味杂陈,竟有些手足无措。
“放肆!”
龙椅上的皇帝发出一声怒喝,殿内再次鸦雀无声。
他们中不少人府邸也在太平坊中,可是见到了那血流成河的场面。
皇帝的话语也让年秋叙回过神来。
“朕与大将军君臣相知,同心同德,岂是尔等能够揣度!”
他没有再理会那个多嘴的臣子,目光重新落回年秋叙身上,竟带上了一丝笑意:
“朕听闻,你在南园中种地颇有心得。既如此,朕便封你为劝农使,总揽北境一州的农事,如何?”
劝农使?总揽一州农事?
这官职可不低,几乎相当于后世一个省的农业厅长了。
年秋叙心头狂喜,正要跪下谢恩,又有一个不怕死的御史跳了出来。
“陛下!自古以来,女子为官,闻所未闻!此举有违祖制,请陛下三思!”
不少官员都暗暗佩服此人的胆气,皇帝明明己经下定决心,还敢公然跟皇帝唱反调,是没看见昨晚的血腥场面么。
皇帝这次没有发怒,只是长长叹了口气,似乎有些无奈。
他虽是皇帝,但天下之事也没法一肩挑之。
清除世家子弟后,本就人手不够用,他哪里还能再动刀兵。
“诸位爱卿,朕提醒你们一句,大将军年昭野,就驻守在燕州的镇北关,此事也是年大将军所提。”
“还有人反对么?”
殿内鸦雀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