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年没几日,顾以南便打探好了学堂的消息,离下坡处最近的学堂在河湾村,是一个多年考不中秀才的老童生开办的学堂,听人说老夫子为人刻板严厉,所有学生都很怕他。
另外较远一些的便是县城或是去县城的方向,但教授学问的夫子却多少秀才身份,相比河湾村的夫子就更加的博闻强识许多,而且还有不少富裕人家去念书,可见教学水平也是极好的。
不用多想,任谁都会选择教育水平更高的地方念书。
但唯一比较犹豫的一点便是束脩过高,河湾村的学堂一年二两银,而县城的学堂一年束脩高达十到十五两之多。
刘三娘和顾大山便觉得去河湾村的学堂念书便好了,“我去县城多找一点儿活儿,应该能凑出二两银子的。”
“还是送去县城吧。”顾以南觉得师资力量这一块真的很重要,本来就是寒门子弟了,没有一个公平的起点,若是还遇上几个耽误前程的老师,这一辈子就毁了,虽然她手上没有多少现银,但十几两还是能拿出来的,而且有系统在,她也不怕以后凑不出银钱。
“可要花那么多银子,咱们家哪有那么多银子。”刘三娘道。
顾以南:“我会想法子的。”
顾大山还是很犹豫:“可路途这么遥远,一来一回就得一整日……”
“没事,到时候在县城租个小房子住就行了。”顾以南见刘三娘她们又要反对,立即道:“爹不是要去现在做工吗,到时候就住在租的小房子里,也不怕被别的工友偷了工钱。”
在路上被抢之后,顾以南本来也打算在县城买间屋或是租一间,到时候方便卖菜,现在也不过是提前拔了。
而且外出做工顾大山最担心得便是工钱被人偷了,每夜睡觉都小心翼翼的护着,所以听顾以南这么说便也觉得可行。
“那就这么决定了。”顾以南不等他们再说话就做了决定,然后就去安排接下来的事情了。
很快,顾以南就在离学堂一条巷子之外的地方租了一间带后院的铺面,稍微收拾了一番后,让人做了几个大货架,专门用来放家中产出的菜,到时候任由挑选。
等到元宵过后,学堂开始上课后,顾以南便把虎子和栓子去了学堂,栓子年纪小了一点,但放任他在家玩泥巴也不好,还不如送去熏陶一下,同时她也将宋和一并送去了学堂。
顾以南送宋和去学堂的事情直到最后一日才被刘三娘夫妇知道,刘三娘夫妇都觉得宋和不过是一个长工,是一个仆从,根本不值得花家里的银钱送去学堂念书,而且还是十两银子,那得买多少粮食啊,两人说什么都不愿意。
刘三娘放话威胁:“你要是送他去,我就不认你这个女儿。”
“不认就不认。”顾以南从来是不受威胁的,“我出银子又不是你出银子。”
刘三娘呜呜呜的哭了起来:“你这是拿刀子戳我的心啊……”
在这个家,她做什么都不对,给二两银子接济娘家不行,节省一些粮食也不行,这个死丫头倒好,拿着那么多的银子让一个外人去书院念书!这实在是太过分了。
顾大山也想不明白,干啥要拿那么多银子送外人去念书,“大丫头,你娘说的对。”
顾以南避开了宋和等人,与顾大山说道:“爹,你凭良心讲,虎子和栓子可有宋和聪明?”
顾大山不解,不明白顾以南为什么要这么问。
“这些日我也曾教了虎子与栓子做一些简单的算术题目,可是他们老是做错,但宋和一下子就会了,若是比起念书,我觉得还是宋和厉害一些。”
顾大山不明白这和他们家有什么关系,“他们还小,以后虎子他们也会学会的,而且他们就算念书不行,还可以回家种地。”
顾以南没想到顾大山也太容易接受了,不是都望子成龙吗?“爹,你想想,咱们家要是出一个秀才,或是出一个大官,那咱们家是不是就再也不用怕别人了?”
顾大山啊了一声,“虎子他们能做大官?”
顾以南叹了口气,“我说的是宋和。”
“可他一个外人…….”顾大山道。
“可咱们家救了他,养了他,他也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如果他真能有出息,咱们家的好日子就来了。”顾以南其实也只是糊弄糊弄顾大山罢了,没有真的想过依仗宋和从而鸡犬升天。
顾大山心动了,犹豫了,他们家要是有个秀才,家里的地就不用交税了,“那他能考上?”
顾以南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