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条,更是调料中的精品。大蒜条也可单独清炒的。食大蒜条时那“唆唆唆”的爽口声,谁听了都想拿筷子去夹蒜条吃的。有这么多蔬菜好吃,哪还用吃肉类啊!
大蒜条还可以凉拌的。切一些大蒜条放进凉拌菜里,一起拌匀,可以留起来做零嘴吃的。
翻山越岭的时候,用一个大玻璃瓶装满一大瓶,放进挎包里。
爬山爬累了,坐在石头上歇息,这时候,拿出凉拌菜,夹一点大蒜条子塞进嘴里,食者惬意得都眯上了眼睛,就连山上的山神,他老人家都躲在暗处悄悄地羡慕,心想等啥时候不做山神了,也去当一回普普通通的人,也去做一盆大蒜条子凉拌菜来尝尝……
下回,有哪位要
香蒜,这又是每家必备菜。大蒜要炒熟,炒熟才能挥发香味。“生葱熟蒜”,这句话说的就是,葱要生一点才好吃,蒜要熟一些才可口。
药用蒜,这是称为新时代的不是药品的药品。
大蒜还能提高抵抗力,能预防感冒。药用蒜的作用还挺大。
用大蒜泡进雄黄和酒里,有驱蛇作用。
我很小的时候,那时还住在乡下老家。每次端午节前,父亲都要我剥很多干的蒜头,然后把蒜头浸在雄黄里面,再倒进一些白酒,密封起来。
等到端午节这天上午,父亲就把蒜头浸的雄黄白酒端出来,要我拿着,围着房子周围,洒上一圈大蒜雄黄酒。这样做,可以起到驱蛇驱虫子的功效。
为什么一定要在端午节这天洒大蒜雄黄酒呢?平时洒大蒜雄黄酒也可以,但端午节这天更好。这是从古代就传下来的习俗。
端午节前后,包粽子,龙舟比赛,这是我国端午节的两大特色。端午节是上古人民创立的,最早的时候,还有祭拜龙祖的仪式,人们祈祷风调雨顺,祈福辟邪,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憧憬,民间还流传着一些关于端午节的俗语,老人常说“端午到,五毒醒,挂艾草,洒雄黄”。
“端午到,五毒醒,挂艾草,洒雄黄”。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端午到,五毒醒的意思:
端午节前后,雨水增多,气温炎热,在这种湿气大的环境中,极易滋生细菌,而“五毒”就恰恰在这时候出没。
“五毒”分别对应的是蟾蜍、壁虎、蛇、蝎子、蜈蚣。在古代,我国是农业大国,这五毒虫子特别多。到了气温较高的五月,此时的”五毒“,已经进入了高繁衍期,时常入侵人类居住的场所,随处可见。
古时候大城市比较少,乡村居多。五毒之类的虫子,大多数都喜欢在乡村活动。因为大城市人多,五毒虫子一出现,会被人类打死的。虫子也爱惜生命呐。再说,乡村的环境更适合虫子生存。
特别是野外,虫子的种类,不计其数。虫子的个头,也比人们家里的虫子更大得多。
一些靠山靠岸而居的人家,家中虫子多也就不奇怪了。都是山中或岸上缝隙间闯人类居住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