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心疼,却仍克制着声音,问道:
“怎么淋了雨?”
话落,又忙朝一旁的桃红唤道:
“快去烧些热水,再煮碗姜汤来……”
“不妨事。”
李翊笑着上前,轻轻握住了她那一截细腕,拉回身前,又拍拍她的手以示安慰。
“我方才去农田,查看劳作去了。”
“不想赶上大雨,便于路上寻了个地方避雨。”
“夫人不必担心。”
麋贞闻言,不免叹了口气。
自己这个夫君操心的事未免太多了些。
军务要管,内政要管,接见外郡官员要管。
今天好不容易闲下来,麋贞还道终于可以跟李翊相处一会儿。
不想他根本闲不住,宁愿去田地里查看收成劳作,也不愿在府上待着,享受安乐。
“夫君忧心农事自然是好。”
“只是妾尝听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孔子亦忧暴虎冯河之事,岂所谓安居之道?”
“夫君身份贵重,不该连这些小事也亲自去看。”
李翊牵唇一笑:
“我知晓此事,只是大战在即,百姓也没剩两年可以安心劳作的时间了。”
“我总得去看看收成,才能心安。”
战事一起,没有百姓是可以幸免的。
李翊所能做的,就是在这期间鼓励农桑,抓紧储存粮食。
麋贞上下打量李翊一会儿,见李翊并未大碍,这才定了定心神。
“今日这雨,来得忒也突然了些。”
说着,将桃红奉上的姜汤递给李翊,微微一笑,柔声道:
“夫君今日可要留在府上用膳?”
“这几日庄子里送来些青笋,瞧着新鲜的很。”
“妾身令庖人想了几样菜,做青笋来吃。”
李翊从善如流地接过姜汤喝了,颔首道,“也好。”
将姜汤一饮而尽,随手递给一旁的桃红,命人准备热水。
待洗完澡,吃完饭后。
又兀自回了书房。
即便政务处理完了,李翊也习惯读一读这个时代的书。
他虽站在先人的肩膀上,但却不敢否认先人的智慧。
这一读,又是至了半夜。
麋贞遣婢女来请了两次晚膳,却不见人应。
心中难免隐隐有些担忧,又得亲自来请。
才觉李翊读书入神,未察觉到外有来人。
她便亲自端着膳食,来到李翊身边,替他按揉肩膀。
“夫君可还记得答应过妾身什么事?”
李翊知她在说按时用饭的事,便解释道:
“……一时忘却了。”
一顿,又问,“夫人知我方才在读什么书吗?”
麋贞不假思索,“夫君有千丈凌云之志,自然是读豪气纵横的书。”
李翊却摇了摇头,弯唇笑道:
“我适才是在读《素问》。”
“《素问》?”麋贞柳眉一挑,“夫君怎么忽然想起读医书来了?”
李翊眉梢一扬,轻轻捏了捏她的手。
“我只是在想,若战事一起,必多有伤员。”
“我徐州什么都好,唯独医馆甚少。”
“常言道,大兵之后,必有灾年。”
“我在徐州深耕数年,多事农业生产,唯独民生康健少有关注。”
“就在前天,我去民间视察之时。”
“见左近医馆,给病人诊脉之时,多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
“然后便潦草抓药,只挣那昧心钱。”
“此辈虽师承名医,却不思进取,因循守旧,难解百姓苦痛也。”
麋贞听完,亦觉触动,便问道:
“那夫君可惩治这些医者了?”
“惩治什么?”李翊扬唇笑道,“大势如此,岂会因一两人之故而改变其中环境?”
麋贞这才明白,李翊研究医书,是想整顿徐州的医疗卫生,以保证人民的卫生健康。
“不止如此。”
李翊拍了拍麋贞的手,认真说道:
“我还打算找令兄再拨一笔款下来,用以培养医者。”
“如此将来战事一起,也好医治伤员。”
战场上的纯死亡率是远远比不上受伤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