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刘备: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齐王大帐内,青铜兽炉吐着袅袅青烟。,k-a·n¢s`h¨u`l¢a!o\.*c¨o\m~
刘备案上摆着荆州传来急报。
只见他忽然茶盏轻轻放下,面无表情地对身前二人问道:
“孔明引咎请辞,不知二卿对此如何看待?”
王朗微微一愣,他与华歆对视一眼,俱从对方眼中看出惊疑之色。
帐外寒风卷着落叶拍打门帘,更显帐内死寂。
只因他二人本不属于荆州官员,平日也很少参与荆州之事讨论。
如今荆州出了问题,两人都不明白刘备为什么不问李翊,却要来问他二人的意见。
“这,老臣以为……”
王朗斟酌着开口,袖中手指悄悄掐算着利害。
“诸葛使君既已引咎请辞,不妨……”
他偷瞥刘备神色,看他有没有生气。
“……不妨暂准所请,以明法度。”
嗯。
刘备只是微微颔首,并未对王朗给出的意见给出赞同或否定。
又看向华歆,问道:
“不知子鱼对此怎么看?”
华歆见状,立即躬身:
“臣斗胆进言,李相乃诸葛令君业师,此事……”
他故意顿了顿,“或当询于相爷?”
“这便是你二人的看法么?”
齐王大帐内炭火噼啪作响。
刘备将诸葛亮的请罪表章拾起,抬头望向肃立的王朗与华歆。
“既然如此,寡人便把话问得再明白些。”
“二卿以为,寡人该准了孔明辞去荆州牧之请么?”
王朗微微一顿,偷眼看向身旁的华歆。
但见这位老友低眉顺目,冲王朗使了一个眼色。
常言道,君心难测。
刘备单独把他二人叫来,肯定是需要他们帮忙办些事。
思考再三,两个老油条到底还是猜出了刘备的意思。
他应该是想保诸葛亮的。
不然直接按律处置即可,又何必来问他二人的意见。
但又碍于朝中大臣的压力,刘备不得不提前拉“盟友”。
让尽可能多的人站在自己这一边。
两人思考既定,王朗率先清了清嗓子。
“依老臣愚见,诸葛使君虽有过失,然则——”
他故意拖长声调,观察刘备神色,大声强调说道:
“汝南一战,诸葛孔明配合陈元龙,斩将夺旗,为我军在河南拖住了曹魏的汝南军。”
“而荆州虽遭此变故,但毕竟未丢。”
“可谓功过相抵。”
“不妨让诸葛孔明仍领荆州牧一职,教其戴罪立功。”
这话说的很冒险,毕竟诸葛亮险些丢荆州的罪过是很大的。
王朗说出这话,便是挑明了保住诸葛亮。
所以他也是在赌,赌自己揣摩对了圣意。
言罢,华歆连忙观察刘备神色。
刘备的性格是喜怒不形于色的。
饶是如此,华歆仍然感觉他跟王朗赌对了。
于是立即接话说道:
“王司徒所言极是。”
“今天下未定,各地州牧刺史不宜随意调动。”
“非是说我齐国法律不明,而是应当因时而变。”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
“待山河重整之后,再明法度不迟。”
“对对对,可令孔明戴罪留任。”
王朗躬身道,“王上另遣重臣协理政务即可。”
帐内突然静得可怕。
炉中炭火炸了个火星,惊得华歆袖中手指一颤。
他们这才发现,原来刘备案头早已备好两份诏书。
一份准辞,一份留任。
看来,刘备也怕自己乾纲独断,会招来巨大的压力。
才不得不向王朗、华歆两名重臣求援。
别看二人是后加入刘备的。
但他们有一个特殊的身份,那就是他们从来不是一方诸侯,更不隶属于一方诸侯。
两人一直行使的都是朝廷官职,以朝廷命官自居。
这就使得二人的“政审”非常容易过关,资历又高。
刘备这才能够轻松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