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忱走后赵新堂被打回原形,变成了“空巢老人”,没有同桌,她也不再需要同桌。
徐滢从叶忱回到一班那天起就时刻注意赵新堂的情绪起伏,经常带各种零食前来探望,顺带讲一些叶忱在一班生活的流水账,虽然比在三班的时候还要无聊,但是赵新堂也听得津津有味。
之后叶忱不在身边的日子里,赵新堂把每一天都过得清汤寡水,学习嘛,倒还过得去,只要考试,不管大小考都有进步,但进步得不多。
谢浃泽经常在课间来班级找赵新堂,每次都故意绕过一班和徐滢打招呼,像是故意一样,当然赵新堂大多时候都跟他匆匆敷衍,能说一句解决的绝不说两句,或者直接让迟阿林去“接待。”
就这样过了大概一个多月,直到初雪降临的那天。
赵新堂上完晚自习回家之后接到迟阿林发来的一条微信,她说:“小姑娘,外面下雪了哦。”
“雪”这个字眼对於赵新堂这个北方姑娘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新鲜感了,但是“初雪”还有。
她跑到窗边,拉开窗帘,看见路灯的光影下有雪花飘落,下雪的时候天地间总是很安静,何况还是在夜里。
没等她欣赏完迟阿林又发来一条信息,是一条微博的链接,紧接着下面还有一段话,“这是迟小姐提前送你的新年礼物,大吉大利,请笑纳。”
新年礼物?这还不到十二月呢……
赵新堂边笑边带着好奇心打开,翻了两下后心跳开始加速,越跳越快。
这个人的微博名字是一个“叶”字后面跟了好几个数字加符号,他的博文里全部都是文字记录,一张图片都没有。
比如,“她今天烫了一头小卷发,漂亮,也可爱。”
“她好像一颗柠檬。”
“一起走在林荫路,月光明亮又清凉。”
等等,她怎么就像一颗柠檬了?难道是“酸不拉叽?”,闹呢?
文字记录很多,赵新堂挨个翻过去,好像这个“她”已经能对号入座了。
最新的一条记录是一个多月以前,“我给她买了很多支笔,等她用完了,我就会再次出现。”
赵新堂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眼前闪过“如约而至”四个字,她忽然觉得这四个字真的是太美好了,好像这世上再也没有比“如约而至”再让人感到幸福无限放大逼近的这种字眼。
博文再往前翻就没有了,准确的说在叶忱离开三班的那一天起停止的。
赵新堂握着手机的手有点抖,说不上是冻得还是其他,刚才整个翻看的过程中她看得很仔细,生怕漏掉一个字眼,那种将文字默念进心底,然后产生出来的喜悦与难过交织泛滥的滋味,让人情念荡漾。
赵新堂平时不怎么玩微博,更不知道迟阿林是怎么找到叶忱微博的,总之,她很感谢。
既然确定叶忱的冷漠不是本心,赵新堂有一种重燃斗志的感觉,从明天开始,她得想办法撩一撩这位少年了,让他还敢装。
雪后第二天,赵新堂裹着新买的大衣上学,里面还套着学校的校服,看起来有点不伦不类,但是没办法,学校规定在校期间必须穿校服,因为教室里很暖和,所以即使在外面把自己裹成圣诞老人,进了教室一样得脱。
早自习的时候,赵新堂把昨天没做完的卷子铺在桌上,然后假装从笔袋里拿笔。
“诶!小马。”
马云鹏秒回,“在,有啥吩咐?”
“笔借我一下,我的用完了。”
“那么一大袋都用完了?”
赵新堂眨眨眼,很显然马云鹏知道叶忱送她笔的事,也知道送的数量不少。
“用完了啊,我学习这么努力,做完的卷子都能堆成小山,用光几支笔很正常。”
说实话,叶忱留下的笔,按照赵新堂平时学习的进度,能用到下学期……
马云鹏那边有一种脑子不太好使反应不过来的傻样儿,赶紧把自己新买的笔递给赵新堂,说:“你最近学习很用功啊,下次考试能进班级前十了吧?”
赵新堂用嘴叼着笔帽,含糊不清地说:“前十不一定,反正肯定考得比你强。”
被莫名其妙怼一拳,马云鹏嘴上也不饶人,回应道:“有本事你追上忱哥,我就服你。”
他边说边拿手机发信息。
赵新堂:“……”
其实已经很久了,马云鹏少有在赵新堂面前提叶忱的名字,一方面是遵照叶忱的指示,一方面也是不想惹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