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有后报。司马懿者,本无懿德;司马师者,贪残酷烈;司马昭者,弑帝当街,三世遗丑,天地不容!”
“故有司马炎与攸,骨肉相残,裂分魏廷。致四海鼎沸,苍生无主,盗贼蜂起,天道伐乱。”
“昔我先人与汉约为兄弟,忧泰同之,今司马兄弟自相鱼肉,乃天厌魏而思汉也。”
“吾虽不才,亦愿扶幽幽之焰,成耀世之明!复炎汉旧制,治文景盛世!”
“檄文到处,州郡各整义兵,以应声势,其得炎、攸首者,封千户侯。”
“文武部曲降者,勿有所问,如律令!”
刘渊看着这篇檄文,心中却啧啧称道。
自己这一步果然是走对了,这汉人骂起汉人来,竟然如此的狠辣。??×秒°章>?节?小ˉ-;说?网-|^ t+更~`新?最e¨快±?=
看着崔世义脸上带着些讨好的笑容。
刘渊笑着拍了拍崔世义的肩膀:
“崔先生辛苦!”
“只是不知道这檄文是崔先生一人所写,还是你们三人共同写就?”
听到刘渊的话。
崔世义的脸上微露愤慨之色。
虽然这份檄文是刘渊让朱铭和雍良跟自己一起写的。
但其实主笔之人只有自己。
崔世义如何不明白这两人的心思。
到达魏国之后,三人之间的形势就掉了个个。
因为崔世义好歹还有个清河崔氏的根,朱铭和雍良立刻就成了无根浮萍。
原本在大汉没什么份量的崔世义立刻成了三人中最重要的那个。
崔世义本来还挺享受这种感觉的。
只是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变故。
朱铭和雍良不想惹祸上身,因为他们也不看好刘渊。
可他们两个可以不写,崔世义却不行,谁让自己出身清河崔氏呢?
这个原本可以倚仗的招牌,此时却成了他的催命符。
写,可以晚点死。
不写,立刻就死!
果然,听到刘渊的话,朱铭和雍良立刻说道:
“我等皆无名之人,论文采、论学识皆不如崔兄。”
“只能替崔兄研墨铺纸,却无动笔之能!”
两人把自己推了个干净。
等到将来朝廷清算的时候。
崔世义是那个执笔之人,自己却是和逆贼虚与委蛇、不愿诋毁司马氏的忠臣。
司马炎就算只是想把自己当一块招牌立起来,也能保证自己后半辈子衣食无忧。
听到两人的话,崔世义恨不得生吞了二人。
从头到尾他们都在利用自己,在蜀汉是这样,到了魏国是这样,如今在敌人的帐下他们还是这样!
刘渊闻言脸上却立刻露出恍然状:
“怪不得这事儿能耽误这么多天。”
“某原本以为能跟崔先生一起来的皆是大魏俊杰。”
“没想到竟然是两个废物!”
被骂作废物,二人心中自然不快。
奈何贼人势大,二人也只能忍了。
将来晋王得知我们今日之辱,想必会更加的看重自己!
就在二人畅想未来的时候。
刘渊冷哼一声说道:
“既然是无用之人,那又何必留着浪费粮食。”
“来人!”
话音落下,两个匈奴亲卫从外面走进来。
“把这两个废物拖出去砍了!”
二人见亲卫来拖自己,顿时大惊失色道:
“将军饶命!”
“我等并非不会写。”
“我现在就可以替将军重写一篇檄文,必然比崔世义的这份还要好!”
雍良情急之下,当场就准备脱口而出一篇檄文:
“昔日高祖......”
然而才说到高祖两个字,便被拖到帐外。
声音也从清晰变得混沌,然后瞬间消失。
崔世义知道两人已经身首分离。
六月的天,竟然一阵寒意从脚底升起,让崔世义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等到刘渊拿着檄文离开后,崔世义一下子就瘫坐在椅子上。
片刻后却发出一阵压抑且疯狂的低笑。
我将来或许会不得好死,但现在你们却立刻死了!
算计到最后,还不是抵不过刀枪!
刘渊并不在意崔世义的想法。
崔世义唯一的作用就是替自己写这篇檄文。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愿意留崔世义一命。
拿着崔世义写的檄文,刘渊找到了秃发树机能。
看着那张薄薄的绢帛。
秃发树机能的脸上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