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女帝现在的行为己经等同于与国师共治天下了。本文搜:看书屋 520ksw.com 免费阅读
朝中大臣每个人手里都揣了一本告状折子,这是来自长安的控诉。
国师在丹阳县之举被有心人越级告到道级监察御史,御史台哪敢接,推给了六部,六部又上推给三省,三省又报给丞相。
丞相手里还有长安城娘家亲戚那边的告状信呢。
金家的侄女,是他娘舅家的侄子的媳妇。
清官难断家务事,如果是别的什么人,丞相肯定就帮了。
可他们告的是谁?
国师!
他手中的活字印刷即将完成,这桩大恩是国师送他的,他敢管?
朝中但凡说的上话的,哪个敢管?哪个敢告?
六部一半受其恩惠,三省中的尚书省不知道被派哪里去了,中书令还有门下侍中顾忌国师的威望不敢吭声,几个西品官蹦哒的再高,没人附和,就是个屁!
丞相常暗自思忖,他觉得世家这回遇到硬茬子了。
削地削权削民心,国师这是把世家当血鸡,不杀你,放你的血!
迟早有人受不了的。
就看看谁打响反抗第一枪。
如今看来,金家快忍不住了。
玉米收割后小鸡出笼,李压宸亲自捉来一只上秤,三斤二两。
这重量并不稀罕,可是只喂了五十天啊!
李压宸打过猎养过猪,杀鱼种菜沤大粪皆有涉猎,她亲自捉了最肥的一只公鸡,公鸡咯咯咯首叫,被她捆了翅膀栓了腿,五花大绑塞进笼子。
“派人给国师送去,让他身边的下人给他炖汤尝尝。”
“养鸡方法让地方推行。”
“收获的玉米一部分研究吃法,一部分育种,国师曾留信,玉米可以在东北苦寒之地种植”
“众卿!为何东北之地常常有少数民族割裂中央?因为他们没有地!没有粮!没有办法过冬!”
“如果东北陇右道真的能种植玉米,有粮食过冬!那么陇右道的少数民族将彻底归顺我大周!”
李压宸眸中燃起熊熊野心,众臣跪地拜道:“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大周万年!大周万年!”
李压宸本想给赵冷臣官身,但是一想赵冷臣要参加来年的春闱,堂堂正正考进去,与天下才子一较长短,比半路出家走的更顺。
李压宸打量他几眼:“赵尚书的儿子,不错,朕记住你了。”
赵冷臣不敢居功,首说自己只是按照国师的吩咐做的。
猪圈里的猪哼唧哼唧惹人注目,有官员驻足在猪圈外面,看着能吃能睡的肥猪又是一阵惊叹。
赵冷臣养鸡告一段落,接下来饲鸡方法需要他配合推行都是动动嘴皮子的事,也算功成身退,荣归府邸。
随着嗣鸡方法推行民间,勋贵子弟为他起的绰号——冷脸鸡王流传了出去,之后大周又出现了一个新品种的肉鸡,百姓为其冠名——冷脸鸡。
*
一尊巨大的石像坐落在了洛阳城中心轴上,为了这尊石像,整个洛阳城布局为之改变。
商业圈以石像为中心圆形辐射出去,高大的石像无法雕刻出仙人风姿,只有侧仰青天的飘渺令人生出几分亲切,石像前竖了一座功德碑,碑上刻字简洁无比:
——周元三年夏,河南道大旱,长安暴雨,国师临凡,雷网遮天,天怒而召,国师拒。
七月初,河南道雨下旱消,长安雨停,祈祝郁之先生,康健万年。
《天工开物》、水车、育鸡术,养猪法、玉米神种、煤球,祈祝郁之先生康健万年。
偌大的石碑,这一行字下,有太多空白留待工匠书写‘郁之先生’的一生。
石像立起当日,许多人排着队在功德碑前的奉香炉上香。
有人疑惑:“为什么是郁之先生?国师名讳岑知郁啊?”
身后的人捂住他的嘴:“嘘,小声点。”
他指指青天:“惊动了星宿,先生就留不得了。”
说完他暗示道:“你记错了,就是郁之先生。”
那人恍然大悟,连连点头:“对对对,我记错了,是郁之先生。”
“保佑郁之先生和大周一样康健万年。”
李压宸站在皇宫最高的瞭望台,与洛阳城的国师像相对。
反思她的昏君行径。
为石像改变洛阳城布局,属于劳民伤财。
说出共治天下,更是动摇民心。
她何时变得这样冲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