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军大营,崔皓笑道:“主上略施小计,刘竞成便落入彀中,自断一臂,何等昏聩!”
杨烨附和:“刘竞成麾下诸将,以张钊为第一,智勇双全。·E¨Z\小!税?王! _哽/歆_罪?筷/”
“如今,他猜忌肱骨之臣,明升暗贬,剥夺张钊兵权,于我等而言,却是可喜可贺。”
诸将齐声赞叹:“主上妙计!”
竟只凭一则童谣,便让刘竞成自乱阵脚,怎不叫人惊奇?
夏侯敬德迫不及待:“主上,张钊既去,末将愿为先锋,攻打太原!”
“主上,末将……”诸将亦纷纷请战。
然而,高楷摇头不许:“刘竞成虽疏远张钊,但仍有贤才良将辅佐,不可轻视。”
“况且,太原城坚池深,又有民有粮,士气尚存,此时强攻,必遭拼死抵抗,反倒不美。”
“且将太原围困,打击援军,令它沦为孤城一座,同时,不间断招降,让城中军民抵抗之心逐步瓦解。”
“到那时,再行攻城,必然事半功倍。”
“围点打援,瓦解军心?”许晋思量一番,赞道,“主上深谋远虑!”
攻城之策,以攻心为上,不外如是。
众文武自无异议。
随后,高楷以围师必阙之计,兵分三路,围住东、西、南三面城门,只留北门,不设重兵。·w-e.n·x~u\e!t¨x?t-.*c`o\www.
同时,让奉宸司密切关注城中动向,随时来禀。
……
赵王府,刘竞成听闻军情,拧眉:“高楷竟围而不攻?”
“正是!”雷思廉点头,“高楷围三阙一,徒留北门。”
“数日以来,大造攻城器械,却按兵不动,不知筹谋何等诡计。”
自从张钊遭受疏远,他便取而代之,负责守御全城。
冯睿闻言,面露异色:这不正是先前,大王围困稷山之策么?
围点打援,瓦解军心,使城池不攻自破,实为兵法上策。
只是,高楷守御有方,大王纵然使尽浑身解数,也奈何不得。
甚至招致陨星天降,大败亏输。
想到这,他忍不住暗叹一声:大势将去。
大王听信谶语,疏远张钊,夺其兵权,必然使将士离心离德,大祸不远。
“高楷狼子野心,欲夺孤基业,置我等于死地。”刘竞成神色凝重。
“诸位贤才,可有良策退敌?”
众人正苦思冥想,却见田仲当仁不让道:“大王,为今之计,只能召集援军,解太原之围。”
刘竞成蹙眉:“援军一至,只怕落入高楷算计。¢e~8¢z`w?.¢n.e~t^”
田仲低声道:“大王,兵贵神速。”
“倘若援军神不知鬼不觉,突至太原,必能打高楷一个措手不及。”
“如何神兵突至?”刘竞成追问道。
“大王不妨修书一封,以蜡丸封存,派人秘密送出城外。”田仲和盘托出。
“再前往朔州,命盖刺史领兵勤王。”
刘竞成有些失望:“蜡丸传讯,恐怕引得秦军察觉,更难避过奉宸司眼目,难以成功。”
如今,太原城惟有北门,可供通行。
似寻常百姓,高楷并不禁止出入。不过,需要接受秦军士卒、奉宸司校尉联合盘查,验明身份后,才能进出。
田仲回言:“寻常之法,自是千难万难。”
“不过,微臣另有他法,足以瞒天过海。”
“什么办法?”
“割股藏书!”田仲一字一句道。
“割股藏书?”雷思廉面色一变,“如此残忍之法,谁能忍受?”
所谓割股藏书,即是将文书存于蜡丸,在大腿处硬生生割开一条口子,将蜡丸塞入血肉之中。
最后,以针线将伤口缝合,稍作包扎。
田仲低笑一声:“雷将军不必忧虑,自有死士代劳。”
刘竞成身为两道之主,赵王,麾下自有死士,可随时效死。
冯睿微微皱眉:“即便瞒天过海,抵达马邑,然而,盖刺史部下,不过五千之众,怎能与六万秦军抗衡?”
朔州刺史盖庆祚,为刘竞成麾下骁将,仅次于张钊,奉命镇守边关多年,深受信任。
只是,边境苦寒,将士稀少,纵然率军来援,也不过杯水车薪。
刘竞成不以为意:“朔州兵力不足,便从岚、忻、代三州召集。”
“再不济,也可抽调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