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的眷恋之情。他深情地凝望着母妃那慈祥而又略显憔悴的面容,眼眶微微湿润。但最终,他还是强忍着泪水,依依不舍地与母妃道别。
如果说在踏入仁寿宫之前,朱常洵的心中还充满了各种猜测和不安;那么此刻,当他转身离去的时候,己然是胸有成竹、信心满满。因为从母妃那里获得的那些宝贵情报,无疑成为了他手中最有力的定心丸,他深知皇帝并没有想着要清算他的母妃,否则也不会留她到现在了,何必多此一举的让自己跑来一趟京师。
皇帝的种种手段,无不体现出他在追求变革。外庭那帮文官的尿性,朱常洵非常清楚,一旦涉及到他们的核心利益,再大的党派瓜葛也会被他们暂时放下,转而团结一致来对付皇帝。这就是皇朝最大的矛盾-皇权阶级与士绅阶级的矛盾。
只要他全力配合皇帝的变革之策,那么相信皇帝起码不会清算他们母子。相对于性命来说,这些许的钱财又算得了什么呢?虽说皇家无亲情,可自太祖立国,皇明可从来没有处死过非造反的藩王(朱标三子,西子是个例外),只要自己不作死,那就不会死,这就是他最大的仰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