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78小说网 > 杂论对话 > 第209章 天命广解

第209章 天命广解

。”(比喻:文王演《易》、武侯治蜀、历代筑城)

第三论:天命与人力——可逆之辨:非不能也,实难也

少年反驳道:“您曾说‘天命如同江河不可逆转’,但大禹疏浚九河,筑堤堵塞黄河,使洪波驯服;如今的水利工程,筑坝截流,变水害为水利,这不是改变天命吗?而且听说西方人计划引尼罗河水灌溉撒哈拉,虽然没有成功,也可见人力有所作为。难道天命真的不可改变吗?”

园叟放下锄头久坐,指着阶下石渠说:“你以黄河为例,可知改变天命的艰难,难如熔化山岳、铸造大海。从前大禹治水,并非凭空让水流改道,而是因势利导:疏浚兖州的济水、漯水,开凿冀州的黄河、漳水,这不是改变水的天命,而是依循水性引导。但看《史记·河渠书》记载,大禹之后,黄河决堤泛滥两千年,汉武帝在瓠子堵口,动用数万人,背负柴薪堵塞黄河,功成后天子亲自祭祀;明朝潘季驯修筑高家堰,耗费白银二十万两,用‘束水攻沙’的方法,也仅得百年安宁——这都是以倾国之力,乘着天命的缝隙(如河床淤积、地势高下),才得小成,并非真的改变了天命。”(比喻:熔山铸海、瓠子堵口、高家堰筑堤)

于是拿舆图指着撒哈拉说:“这片沙漠广袤九百万里,北接地中海,南连苏丹草原,但终年赤日如火,降雨不足一寸。西方人计划引尼罗河水,需要开凿数千公里渠道,跨越撒哈拉断层,而且尼罗河自身还需灌溉埃及,这不是技术难题,而是天命的限制:沙漠的天命在于干燥,如同草木的天命在于生死,强行改变,犹如用一杯水去解一车薪火的燃烧。??=6:,1/?o看?!书-\|网±|? ¥更??新/[最±\全?e?从前秦朝修筑灵渠,沟通湘江、漓江,耗费五年功夫,役使十万士卒;隋朝开凿永济渠,北抵涿郡,死者相枕——这都是顺应地势的微倾、借助水源的细流,才能成渠,如果违背天命的大势,如同用人力填塞东海、移走昆仑,徒劳无功。”(比喻:杯水解薪、灵渠开凿、隋渠役卒)

又取来陶瓶注水说:“看这个瓶子,水满就会溢出,这是水的天命。如果想让水不溢出,可以扩大瓶身、加深瓶腹,这叫‘顺应天命而扩展其边界’;如果想让水倒流,必须借助泵机的力量,但泵机需要铁石为骨架、水火为动力,这又需要顺应铁石水火的天命。所以改变天命的人,并非与天命为敌,而是借助其他天命来制约此天命。比如李冰修建都江堰,借助岷江的天命(水势)来制约成都平原的天命(旱涝),但必须等待玉垒山的岩石、岷江的河湾,这样的机缘,千年难遇。《淮南子·主术》说‘大禹决江疏河,是顺应水的流向’,‘顺应’二字是改变天命的关键,而非‘违背’。”(比喻:陶瓶注水、泵机倒流、都江堰因势)

少年沉吟道:“那么改变天命需要两件事:一是乘着天命的缝隙,二是聚集万力?”

园叟拍手道:“正是!黄河改道,必须等待泥沙淤积、堤岸坍塌(天命之隙),然后用薪土、石笼、丁坝(万力之聚),才能约束水流;撒哈拉如果成为绿洲,需要等待冰河期再现、地轴偏转(天命之隙),再辅以跨洲调水、气候工程(万力之聚),但这样的机缘,不是人力可以等待的。所以改变天命的人,如同驾船过三峡:偶尔有险滩可以疏浚,终究难以让江水西流;又如医生治疗绝症:或许逢元气未竭、药材巧遇,可以暂时延长性命,终究难以让枯木回春。《庄子·秋水》说‘用渺小的认知去穷尽极大的领域,所以会迷乱而无法自得’,这就是改变天命的艰难。”(比喻:三峡疏浚、绝症延命、操舟治医)

(补充衔接)“……所以人力的可贵,在于知晓天命的所在,而辅助它的不足,就像良医知晓寒暑的变化,而制作方药来调和阴阳。但调和阴阳容易,改变天命困难:商汤在桑林祈祷降雨,不是改变干旱的天命,而是顺应民心的虔诚而致雨;汉武帝在瓠子堵塞黄河,不是改变水的天命,而是乘着天时的变化而堵决。这都是‘知晓天命的缝隙而使用人力的聚集’,并非世人所说的‘人定胜天’。《韩非子·观行》说‘良医不能救无命之人,巧匠不能造无源之器’,命与源,是天命的根本,根本不可拔除,而枝叶可以修剪。”(比喻:桑林祷雨、瓠子塞河、剪枝固本)

第四论:天命的变化——从寒暑迭代中见阴阳循环

少年问:“您说天命如同轨则,然而轨则应该恒定,可四季轮回、王朝兴替,似乎存在循环,这又如何解释?”

园叟指着檐下的日晷说:“你看这日晷,正午时影子短,午后影子长,不是影子有盈亏,是太阳运行的轨道循环。天命的变化,如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