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如山的奏报。
大部分是触目惊心的灾情:飞蝗蔽日,禾稼尽毁,流民盈道……
李世民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滑的紫檀木桌面。
一份来自河南道的加急奏报被单独放在一角。
李世民的目光再次落在上面。
奏报里,灾情依旧,但其中几行字,格外不同:
“……幸赖捕蝗甚力,部分晚播之粟米、荞麦得以存留……流民情绪稍稳,多受雇于恪记商行,捕蝗换钱……恪记于各要道广设收蝗之所,以钱粮易之,兼以蝗虫兑换‘土芋’之种,流民趋之若鹜,虫害稍遏……”
“恪记……李恪……”李世民低声念着,深邃的眼眸看不出喜怒。
沉默片刻,终于开口,声音在空旷大殿中格外清晰:
“王德。”
侍立一旁的内侍监王德立刻躬身:“老奴在。”
“传旨,”李世民手指在那份奏报上轻轻一点,“召蜀王李恪,明日……进宫奏对。朕,要好好听听他这‘灭蝗惠民’,到底还有多少……出人意料。”
“遵旨。”王德恭敬应下,倒退着出了大殿。
殿外廊下阴影里,一个小内侍身影悄无声息退去,脚步匆匆,方向宫城深处,长孙皇后的立政殿。
几乎同时,长孙府邸书房内。
烛光下,长孙无忌脸色阴沉。
他面前也摊着一份密报,内容与皇帝御案上那份相似。
当他看到“召蜀王李恪明日进宫奏对”时,捏着密报的手指猛地收紧,指节发白,上好的宣纸瞬间被攥成一团。
他猛地将纸团狠狠掼在地上,胸膛起伏,眼神里翻涌着冰冷的怒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
夜,还很长。
长安城的暗流,随着皇帝的口谕,涌动得更加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