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78小说网 > 玄桢记 > 第337章 安澜期永日,垂范赖君明

第337章 安澜期永日,垂范赖君明

柄缠着半条红绳 —— 那是匠人妻子临产前给他系的平安结。他踩着结冰的石崖亲自雕刻碑额,北风灌进领口,刻刀每落一刀,便想起匠人说过的话:"刻深些,让黄河水冲不毁。" 当刻到 "河" 字的最后一捺,刀痕竟与三年前李铁牛在堤上划的求救记号完全重合。

蒙面人袭击那日,谢渊刚刻完 "张阿毛" 的铁锹标记。斧刃劈来时,他本能地转身护碑,衣袂被削下的瞬间,看见碑面上 "李铁牛" 的镐头纹已被劈去一角。他突然怒吼着挺刀而立:"你们劈的不是石头,是三十四个家庭的念想!" 刀光中,他望见远处堤上,百姓正举着火把赶来,火光映得碑阴的名字如星星闪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潼关河段,谢渊赤足站在没膝的河水中,与匠人一起筛淘金粉。突然有年轻匠人惨叫倒地,双眼迅速灰白 —— 矿粉里被掺入了砒霜。谢渊抱住他逐渐冰冷的身体,摸到他怀中还揣着给老娘买的红头绳。密探服毒前塞来的纸条上,河道总督的私印盖在 "太湖石采购单" 上,金额正好是治河石料的缺额。

他连夜熬制金粉,按《水经注》所述加入黄河水,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忽然望见案头的匠人名单,笔尖一颤,将自己的血滴入金粉 —— 当血珠融入沙粒的瞬间,金粉竟发出微光。题字当日,镇刑司大太监王真闯入时,他正在写 "河" 字的三点水,笔尖滴落的金粉在晨露中凝而不散,像极了匠人眼中未干的泪。

"河伯在上,此金粉以民血和之,以民心凝之,若褪,则谢某当与碑同毁!" 他的声音惊飞了栖息在碑顶的水鸟,百姓们突然齐跪,将带来的五谷撒在碑基,金粉与谷粒混在一起,在阳光下铺出一条金色的河。

在漏雨的窑洞里,谢渊看见张石柱的妻子用破布裹着夭折的婴儿,窑洞墙上用炭笔写着 "石柱哥,碑上有你的名吗"。女人的手在名单上划过,指甲缝里还留着去年堵决口时的泥沙:"他最后说,把名字刻在碑上,儿子长大了能指着说,这是你爹修的河..."

谢渊喉结滚动,用袖口擦干她脸上的泪,在名单上补写 "张石柱,二十五岁,卒于德佑十五年四月初八,堵决口时背石三百二十斤"。墨汁滴在 "三百二十斤" 旁,像落下的星星。当河道官员再次阻挠时,他举起染着匠人血手印的工籍档案:"这些指痕,每个都能掀翻你们的乌纱帽。"

铁犀雕刻到第七日,匠人忽然来报,铁犀眼中被塞了诅咒符纸。谢渊取下符纸时,发现背面写着河道总督的生辰八字 —— 他们妄图用厌胜之术动摇民心。他当众将符纸投入火盆,火光中,铁犀的影子投在河面上,竟与远处巡视的玄夜卫身影重叠。

"当年大禹铸鼎,鼎上刻的是九州百姓的苦难;今日雕犀,犀角指的是贪腐之徒的项上人头。" 他抚摸着铁犀粗糙的纹路,这是匠人故意保留的锤凿痕迹,"百姓送来的五谷,不是祭铁犀,是祭自己的血汗。" 当第一捧五谷撒在铁犀脚下时,河风突然转向,将谷粒吹向新堤,像给堤防镶上了金边。

立碑当日,八百匠人抬着石碑缓缓前行,碑阴的名字在阳光下连成星河。谢渊忽然看见,每个名字旁都多了些细小划痕 —— 是匠人们偷偷刻上的工具图案,镐头、铁锹、测绘尺,星星点点,像散落在河防史上的星光。

镇刑司缇骑冲来时,谢渊正将最后一块刻着 "河清海晏" 的金粉碑额安上。他转身张开双臂,背后是自发护碑的百姓,其中有抱着孩子的妇人、拄着拐杖的老人,还有当年一起堵决口的幸存者。"你们看清楚,碑座下埋着三十四个匠人送的铁锹,碑阴刻着他们的名字,碑额的金粉里有他们的血!" 他的声音未落,百姓已手挽手筑起人墙,缇骑的马在人墙前惊嘶,不敢踏前半步。

碑成后,御史台的弹劾奏章称他 "混淆贵贱,碑刻草民"。谢渊却在碑前摆下三十四个饭碗,每个碗里盛着百姓送来的新麦粥:"李铁牛的娘说,她儿子的名字刻在碑上,比中了举人还光彩。张阿毛的弟弟摸着碑上的铁锹纹,说这是他哥留给他的传家宝。"

他摸着碑上被百姓偷偷描红的名字,忽然发现 "李铁牛" 的镐头纹旁多了行小字:"儿啊,娘每天都来擦你的名字。" 雨水冲刷着碑额的金粉,却冲不淡碑阴那些深浅不一的刻痕 —— 那是匠人用生命刻下的印记。

片尾

立碑月余,黄河初雪降临。谢渊裹着旧棉袍巡视河堤,见碑前聚着数位老人,正用棉絮蘸酒擦拭碑阴名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