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印官的尸身旁,林缚找到半片纸角,用密写着:\"三法司印,九月初三用。\" 谢渊的勘合符扫过,显形出瓦剌的进攻路线 —— 每处关口,都标着太仆寺印的蓝点。
玄夜卫在镇刑司后堂,搜出与马行假印同款的印模,缺角獬豸的疃仁处,嵌着瓦剌的蓝铜矿。\"王富康,\" 谢渊望着印模,\"你刻的不是官印,\" 声音冰冷,\"是大吴的国门。\"
谢渊携太仆寺假印、密信、毒剂入京,在金殿上铺开证据。德佑帝望着印泥里的蓝铜矿,玉镇纸砸在御案上:\"太仆寺的印,\" 他的声音发颤,\"竟成了瓦剌的通关文牒!\"
镇刑司掌印太监还想狡辩,谢渊已呈上《矿物入贡制》:\"公公请看,\" 他指向禁例,\"蓝铜矿入官印,\" 顿了顿,\"按律当斩。\" 太监的脸瞬间青白,袖口的蓝铜矿粉簌簌掉落。
户部尚书王琼刚要分辩,谢渊甩出密信:\"王大人的花押,\" 他指着 \"户\" 字连笔,\"正好在三叠盐引的中叠,\" 冷声道,\"您批的盐引,\" 指向密信数字,\"换了多少瓦剌战马?\"
王琼的笏板落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谢大人,某... 某是被胁迫...\" 谢渊打断他:\"胁迫?\" 展开《病马淘汰册》,\"你批的盐引数目,\" 指向密密麻麻的花押,\"正好够换密信里的战马。\"
当三法司印泥的化验结果呈上,满朝皆惊。德佑帝的朱笔在《奸党罪》上落下:\"镇刑司私改官印,户部私批盐引,太仆寺失印渎职,\" 他的目光扫过三法司班列,\"一律下狱候审!\"
谢渊趁机呈上《新印玺条制》:\"请陛下重设印信局,\" 他的声音坚定,\"三法司印信,\" 顿了顿,\"非风宪官不得验看。\"
密信引发的印信清查,在边镇掀起波澜。萧枫在大同收缴假印十七方,每方都刻着缺角獬豸,印泥里的蓝铜矿粉,在验印灯下格外刺眼。
\"末将终于明白,\" 他望着假印,\"为何探马总误报敌情,\" 声音低沉,\"敌骑的战马,\" 顿了顿,\"披着我们的官印。\"
随着真太仆寺印的启用,边军开始接收真正的战马。谢渊亲自验马,每匹战马的耳后都烙着完整的獬豸印,弩箭的毒剂,再也无法伤害这些披着国法的铁骑。
边民们看着新战马,有人跪地痛哭:\"谢大人,\" 他的声音哽咽,\"这才是大吴的战马啊。\"
在大同马政司前,谢渊命人立起印信碑,正面刻着《印玺定式》,背面刻着周龙密牍的 \"盐引换马\" 条款。往来官员路过,无不下马致敬,碑前的獬豸像,终于不再缺角。
九、印信密码?层层破译
谢渊破译三叠盐引的暗码,发现每叠代表三法司的一个部门:上叠太仆寺管印、中叠户部管引、下叠镇刑司管毒。\"他们用盐引,\" 他望着密信,\"串起了整个腐败网。\"
林缚根据暗码,在《三法司官册》中找出内鬼名单,每个名字旁,都标着对应的盐引叠数。\"大人,\" 他的声音发颤,\"三法司的高层,\" 顿了顿,\"竟有半数涉案。\"
蓝铜矿粉的含量,竟代表着分赃比例:一成蓝铜换一成银,三成蓝铜换三成马。\"王富康的印泥,\" 谢渊敲着化验报告,\"含五成蓝铜,\" 冷声道,\"意味着他拿了五成赃银。\"
这种印泥密语,后来被写入《风宪官查案要则》,成为识别官印舞弊的重要依据。
缺角獬豸的角度,暗含着作案年份:缺三分代表德佑三年,缺五分代表德佑五年。\"王富康的假印,\" 谢渊望着印模,\"缺角七分,\" 顿了顿,\"正是密信里的德佑七年。\"
这种符号学,帮助风宪官破获多起印信舞弊案,让官印舞弊再无藏身之地。
十、印信遗毒?余党未靖
虽然主犯伏法,谢渊却在镇刑司档案中发现,还有十二方假印流落在外。\"掌印虎、掌钱虎、掌马虎,\" 他望着密信,\"还有掌印虎在逃。\"
林缚的密报证实:\"江南盐运司,\" 他的声音低沉,\"发现含蓝铜矿粉的印泥。\" 谢渊的勘合符亮起,獬豸纹在夜色中格外醒目:\"走,\" 他望向南方,\"去会会剩下的 '' 虎''。\"
为杜绝印信舞弊,德佑帝颁布《印玺新制》:\"官印必用三色印泥,风宪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