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自推行夜市,让大唐呈现出更为繁荣的景象后,并未满足于现状。\w?e\i?q~u\b,o^o-k!.?c,o·m_他深知,要让大唐长久昌盛,立于不败之地,还需在科技与军事上取得突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古籍中发现了关于火药的只言片语,这一神秘的物质引起了他浓厚的兴趣,他决定深入研究火药。
李承乾首先将此事告知了长孙无忌。两人在御花园中散步,李承乾神情严肃地说:“长孙爱卿,朕近日在古籍中发现一种名为火药的东西,据记载,此物威力巨大,若能为我大唐所用,定能增强我军实力。”
长孙无忌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陛下,这火药之事,臣从未听闻。但既然陛下有此想法,臣必定全力支持。只是这研究之事,需谨慎对待,不可操之过急。”
李承乾点头称是:“爱卿所言极是。朕打算先召集朝中博学之士,共同探讨研究之法。你回去后,帮朕留意府中门客或是民间有知晓此类知识之人,举荐给朕。”
长孙无忌拱手领命:“陛下放心,臣定当尽心尽力。”
随后,李承乾又召来房玄龄与魏征。三人在书房中,李承乾将火药之事详细说明。房玄龄推了推眼镜,说道:“陛下,这火药若真如您所说,威力惊人,那对我大唐军事而言,将是一场变革。只是研究过程中,恐怕会遇到诸多难题,比如原料的获取、制作工艺的摸索等。”
魏征则一脸忧虑:“陛下,如此危险之物,若研究不慎,引发爆炸,后果不堪设想。且此物若用于战争,虽能克敌制胜,但也过于残忍,恐有伤天和。”
李承乾看着两位重臣,认真说道:“房爱卿所言,正是朕所担忧之处。但事在人为,只要我们小心谨慎,循序渐进,定能克服困难。至于魏爱卿的顾虑,朕亦明白。朕研究火药,初衷并非为了杀戮,而是为了保我大唐边疆安宁,让西方蛮夷不敢轻易来犯。只有我们足够强大,才能守护百姓的和平与安宁。”
房玄龄与魏征对视一眼,齐声说道:“陛下深谋远虑,臣等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为了更好地研究火药,李承乾决定在宫中划出一处偏僻之地作为试验场。他又下令召集了太学中擅长化学、物理的学子,以及民间一些精通炼丹之术的道士,一同参与研究。-2/s¢z/w`./c+o-m′
程咬金听闻此事后,风风火火地闯进了李承乾的书房。“陛下,听说您要研究什么火药,这玩意儿真有那么厉害?俺老程可不信什么神神叨叨的东西,打仗还得靠俺们这些将士真刀真枪地干!”
李承乾笑着请程咬金坐下,说道:“程将军,朕知道你作战勇猛,大唐能有今日的安定,你功不可没。但时代在变,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这火药若研究成功,在战场上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可减少我军伤亡,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将士。”
程咬金挠了挠头,憨笑着说:“陛下这么一说,俺好像明白了些。既然陛下都这么说了,那俺老程也支持您。要是有啥需要俺帮忙的,陛下尽管开口。”
在研究的过程中,难题接踵而至。首先是原料的纯度问题。他们收集来的硫磺、硝石和木炭,杂质较多,严重影响了火药的效果。太学学子们反复提纯,但效果始终不佳。
“陛下,这硫磺中的杂质太过顽固,按照现有的方法,实在难以去除干净。”一位学子满脸愁容地向李承乾汇报。
李承乾看着试验台上的原料,沉思片刻后说:“我们不妨尝试新的方法。派人去民间打听,是否有更有效的提纯手段。同时,加大对原料产地的筛选,寻找品质更好的原料。”
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在一次试验中,火药突然发生剧烈爆炸,试验场的一角被炸得面目全非。所幸没有人员伤亡,但这让众人都心有余悸。
“陛下,这火药如此不稳定,万一在战场上失控,后果不堪设想啊!”一位道士惊恐地说道。
李承乾面色凝重,安慰众人道:“大家不要气馁。爆炸说明我们还没有掌握好其中的规律。从现在起,每次试验都要详细记录过程和数据,我们一起分析,找出问题所在。”
与此同时,朝中一些保守派大臣听闻火药研究屡屡受挫,开始上奏反对。“陛下,这火药研究劳民伤财,且危险重重,不如就此作罢,将精力放在传统的军事训练上。”
李承乾不为所动,坚定地回应:“朕意己决。大唐要想长久繁荣,必须勇于创新。这点困难就退缩,何谈开疆拓土,保境安民?”
为了解决火药的稳定性问题,李承乾与研究人员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