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守在试验场。*齐?盛¢暁′税,枉′ ¨首`发·他们不断调整原料的比例,尝试不同的制作工艺。
长孙无垢听闻儿子为了火药研究如此操劳,心疼不己,亲自来到试验场。她看着李承乾满是灰尘与疲惫的面容,忍不住嗔怪道:“承乾,你身为皇帝,天下事繁多,怎能为了这火药之事如此拼命?若有个闪失,叫为娘如何是好?”
李承乾握住母亲的手,说道:“母后,孩儿明白您的担忧。但这火药对大唐意义非凡,它关乎着我大唐未来的安稳。孩儿身为帝王,理应肩负起这份责任。”
李秀宁也在一旁说道:“承乾,姑姑虽不太懂这研究之事,但也知道你是为了大唐好。你若有什么需要,尽管与姑姑说,姑姑定会全力支持你。”
李丽质眨着大眼睛,拉着李承乾的衣袖:“皇兄,你要注意身体呀。丽质给你带了最喜欢吃的点心,你吃一点。”
李承乾看着亲人们关切的面容,心中满是温暖:“有母后、姑姑和妹妹的支持,孩儿更有动力了。其实孩儿也在思考,是不是我们的思路太局限了。也许我们可以从其他方面入手,比如改变火药的储存方式,或者寻找一种稳定剂。”
在李承乾的启发下,研究人员开始尝试在火药中添加一些其他物质作为稳定剂。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他们发现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汁液,加入火药后,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火药的稳定性。
与此同时,寻找高纯度原料的工作也有了进展。在民间一位老药师的帮助下,他们找到了一种独特的提纯方法,大大提高了硫磺和硝石的纯度。
经过数月的不懈努力,火药的研究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当按照新的比例和工艺制作的火药被点燃后,发出了更为剧烈且稳定的爆炸,威力远超之前的试验。
李承乾兴奋地对众人说:“成功了!我们终于成功了!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研究人员们欢呼雀跃,几个月的辛苦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随着火药制作工艺的成熟,李承乾开始考虑如何将火药应用于实战。他召集了朝中的军事将领,与他们商讨火药武器的设计。
“陛下,我们可将火药装入竹筒或铁管中,制成火器,在战场上用来远距离攻击敌人。”一位将领提出建议。
李承乾点头赞同:“此计可行。但要注意火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确保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伤到自己人。”
在李承乾的督促下,工匠们开始研制各种火药武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第一批火药武器——突火枪和震天雷制作完成。
李承乾决定在郊外举行一场军事演练,检验火药武器的实战效果。朝中大臣、将领以及各国使节都被邀请前来观看。
演练当天,阳光明媚。李承乾身着龙袍,端坐在观礼台上。随着一声令下,士兵们点燃了突火枪,只见火焰喷射而出,发出巨大的声响,远处的靶子瞬间被击中,靶心处被轰出一个大洞。
接着,又演示了震天雷。士兵将震天雷投向远处的一座模拟敌营,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模拟敌营被炸得七零八落,烟尘滚滚。
各国使节看到这一幕,无不震惊得张大了嘴巴。他们纷纷向李承乾表示祝贺,对大唐的科技实力赞叹不己。
程咬金兴奋得手舞足蹈:“陛下,这火药武器可真是厉害啊!有了它们,那些蛮夷还敢再来侵犯我大唐,俺老程定让他们有来无回!”
长孙无忌、房玄龄和魏征也面露惊叹之色。长孙无忌感慨道:“陛下圣明,竟能将这看似虚无缥缈的火药研究成功,大唐未来可期啊!”
房玄龄附和道:“是啊,此乃大唐之幸,百姓之福。这火药武器必将让大唐的军事实力提升一个新的台阶。”
魏征则心悦诚服地说:“陛下当初力排众议,坚持研究,如今看来,果然是高瞻远瞩。臣之前的顾虑,实在是多余了。”
长孙无垢看着儿子,眼中满是欣慰与骄傲:“承乾,你做到了,为娘真为你感到骄傲。你让大唐又强大了几分。”
李秀宁笑着说:“承乾,姑姑就知道你一定能成功。这大唐在你的治理下,定会越来越昌盛。”
李丽质拍着小手:“皇兄好厉害!以后大唐就没人敢欺负我们啦!”
李承乾全身心投入火药研究的消息,如一阵风般传到了东宫囚室。李世民与李泰听闻后,起初满脸都是不屑。
李世民坐在囚室的破旧床榻上,冷哼一声道:“承乾这孩子,真是异想天开。什么火药,听着就荒诞不经。他放着好好的朝政不去打理,净搞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