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杨园打退堂鼓,但林立恒不能退,顾民生和沐东飞也不允许他退。
技改工作组中,沐东飞是发号司令的组长,三个分厂厂长负责协调,陈剑飞负责技术支持,赵姝、管彤负责部门间协调,剩下林立恒、杨园负责方案实施。
林立恒又向蔡如辉借调张世成,带着张、杨二人走遍三大分厂所有皮带廊道,现场测量,再画成图纸交给技术科论证。
到了十一月,所有皮带机技通过论证,林立恒将材料清单递交给供销科采购,计划技改施工在农历新年前完成。
五日后,第一批材料到货,林立恒和杨园到仓库验收。
仓管员王采薇把他们领进备件库,“林工,你要的材料都在这”。
林立恒和杨园对照清单逐一核对,王采薇却有点不耐烦,“这都是蔡主任事先验过的,你们一个个看,看到什么时候?”
杨园丝毫不给王采薇面子,拿起地上的两块铁,相互撞击一声,皱眉道,“林哥,这铸铁好像和我们申报的不一样”。
王采薇嘟囔道,“都是铁,有什么不一样?”
林立恒仔细查看杨园手里的铁块,指着计划单说道,“我要用合金铸铁,这些是普通铁,安装上去韧性不够,用不了几个月就折断了”。
王采薇瞄了一眼手里的单据,果然是“合金铸铁”,含含糊糊说道,“这个我不懂,要不等静姐来了再说”。
林立恒抽过她手上的送货单,价格已经打在上面,不客气地说道,“你跟李静说一声,是供应商送错了,让他们调换,不然我直接跟财务反映,他们以次充好”。
王采薇花容失色,忙不迭回道“好好好”。
林立恒补上一句,“我下午再来”。
等林立恒和杨园下午再到仓库,接待他俩的仓管员换成了杨依依,还是没见到李静。
这次铸铁果然换了,和提货单上完全一致。
材料到位,上次技能大赛排名前五名选手组成维修队伍,开始现场皮带机清灰装置技改,三大分厂十几条廊道上同时火花四射,维修工们沿着皮带外沿焊接积灰槽,到了最低点再加装筛网,所有安装到位后,原本巡检工的工作量减少四分之三,巡查区域扩大三倍。
这就意味着三大分厂一共三百多名点检工可以缩减四分之三。
技改工作组开碰头会时,管彤把花名册递给林立恒,“裁谁,留谁?你有什么打算?”
林立恒翻开花名册,每一页上好几个名字上面都用铅笔打个勾,问道,“打勾是什么意思?”
管彤压低声音说道,“这都是有背景、有关系的,我是给你提个醒”。
林立恒粗略一算,328名点检工,有关系的就有近百名。
他合上花名册,对管彤说,“不要考虑有没有关系,只有开展竞聘,才能做到公平公正”。
他又问赵姝,“财务对技改的经济性预测出来了吗?”
赵姝看着本子上的数字回道,“据财务初步估算,技改后每年全厂的皮带机备件和维修费用节约近2万元,三年之内可以收回技改成本,如果合理安置优化下来的人员,那人工成本一年可以节约17万”。
17万!
管彤一边惊讶这个庞大的人工支出,一边忧心忡忡,“关键这四分之三的人怎么优化?”
林立恒思考再三,“赵姝,先拟个方案,每个分厂留用一半人,留下的巡检工基本工资增加30%,
裁下来的人另行安排,先提交厂部会议研究”。
管彤心里七上八下,林立恒这步子跨得有点大。
到了12月份厂部经营会上,林立恒代表技改工作组做了重点汇报,目前三大分厂皮带机清灰装置全部安装到位,这次提交会议研究的是人员优化方案,然后把赵姝拟好的方案给在座的厂部和分厂领导每人发了一份。
三个分厂厂长脸色都不太好,原料分厂厂长周行第一个发问,“用得着减员一半吗?再搞下去我们三个人都成光杆司令了!”
制成分厂厂长齐子良没有附和周行的话,换了一个问题,“优化下来的另一半人怎么办?他们都是要养家糊口的”。
林立恒解释道,“各位领导请往后面看,优化下来的164人,其中矿山70人、原料44人、制成50人,我建议一部分人分到后勤单位辅助岗,另一部分各分厂留用”。
矿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