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餐餐一碗粥,身心恒吉祥
愿昼吉祥夜吉祥,昼夜六时恒吉祥,一切时中吉祥者,吉祥如意活安康。这是人们经常挂在口头的口头禅。
吉祥如意,几乎是每一个人的愿望。特别是开车的、或者是从事那些危险行业的人的急切的永恒的愿望。
吉祥如意的前提是,得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而若想身体健康,粥是信手拈来的放心食物。
粥的妙处不言而喻。
各色粥类,老少皆宜。稀粥稠粥,健者与病患,都能有益身心。
粥就象修行人一样,到哪都受欢迎。不论修行人往哪一站,旁人绝不会皱眉头。还未等修行人开口,别人早已从内心中接受修行人了。这是因为,修行人从不做坏事。
当然,此处我所说的修行人,依然是指真正的修行人。杜绝那种为名为利虚假的修行人。但,我们大家不可看轻那些虚假的修行人啊。万万不可看不起虚假的修行人。他们只是还没修好,待到他们修行成功了,也会人见人爱。虚假的修行人,也是还没修行证果的未来之佛。我们不应该看轻他们。
修行人的性情,是波澜不惊的,很少对人大吼大叫。仿若糯米粥一般,令人入口即化。
修行人性子不懒惰,勇猛精进,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起到带头的作用。仿若清淡香粥一般,能令健康之人更健康,能令病患之人加快痊愈。
心里这么想着,咦,不对呀,这么多念佛诵经的人,难道他们个个都吃饱撑着?不行,我得试验一下,我得亲自念一下佛,诵一下经,看倒底有啥子乐趣?
于是乎,我做起了佛门的南郭先生。手里拿着一串佛珠,半闭着眼,有一句没一句地念起了佛号,阿、弥、陀、佛……
接着请了一本佛经回家,是一本《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因为书名太长了,当时也没仔细看经书名,直接请回家了。说到底,当时我自个也不知道倒底是请了一本什么经书回家。心里想着,就是请一本经书回家试验一下,诵经倒底是什么滋味而已,请的什么经书都不重要。
接下来的时间,一有空,我就翻开经书,开始诵经。权当是打发时间。
我刚刚开始学佛的那时,就是这个样子的。我满心的无所谓。我毫无压力,我满不在乎。
可是,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我就只念了那么几声阿、弥、陀、佛的佛号,好象浑身都轻松了似的,给我安心的感觉;我的脚步轻盈了几许,给我卸下重担的感觉;更加不可思议的是,等我停下来不念的时候,好像老有佛号在脑子里面轻轻地响似的……
我疑惑,我惊喜……
善
修行之人精力充沛,头脑清明。因为他们妄念少嘛,妄念少的人就精力充沛,头脑清明。不象那些成天色欲物欲堆满头脑的庸俗之人,他们昏昏沉沉,没精打彩。他们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所以修行之人能完成那些庸俗之人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是因为修行人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修行之人多数看得开,看得透彻。他们的大多数观点,都能撇开眼前的名利,甚至于超现实主义。
而在凡尘堆里打滚之人,都是“老鼠眼睛一寸光”。除了看“钱景”看得远,看得比谁都远之外,其它的事,就算是洪水泛滥到了家门口,他们都是无动于衷的。——在凡尘堆里滚球之人,眼光就象老鼠的眼睛一样,老鼠的眼睛只能看到一寸远的地方。老鼠眼光浅,它们鼻子灵敏。这是比喻杂染尘者眼光之浅,浑浊不堪。只看得见眼前的名与利,而很少为长远的身后事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