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葛亮垂泪道:
“吾非为马谡而哭。”
“吾是想起了齐王巡县荆州时,临行前曾叮嘱于亮,言——”
“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今果应此言,乃深恨己之不明耳。”
“追思齐王之言,因此痛哭耳!”
大小将士闻之,无不叹息流涕。
马谡也完成了他作为军令状的唯一正版受害者形象。
很多人都对马谡这个人物感到不能理解。
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违亮节度,举动失宜。”
确实,随便换两个普通的将领,都会对诸葛亮的攻守之策奉若神明,严格执行。
但唯有马谡不会。
现实中例子其实很多,
你们眼中的大科学家,那是我爸爸,没什么稀奇的。
他写书的时候,我还在一旁提建议来着。
这时候,厂子里没文化的跳槽过来的,老工人王平过来提建议了。
说你不能这样……
那科学家马谡就更来气了。
我三博士学位攥手里了,知道吗?
你个文盲见二五仔也配给我提建议?
而当战局急转直下时,马谡的心态就崩了。
啊……怎么会这样?
运筹帷幄的时候,谋士们都是气定神闲。
真当了主将没几个能风采依旧。
所以为什么说诸葛亮、周瑜这种儒帅很难得呢。
因为很多谋士,真的就只适合在背后出谋划策。
真让他上战场单独领兵,他就是做不好。
当然了,现在的齐汉与历史上的蜀汉是截然不同的。
蜀汉因为丢失一个街亭,从而失去了最有机会北伐成功的机会。
而齐汉纵使失去荆州,那他也有着历史上曹魏的地域版图。
更何况,荆州并未丢失。
马谡死,于人才济济的齐国而言也可以说是无关痛痒。
但——
马谡虽然死不足惜,但他的死,却会在齐国引发一场巨大的政治风波。
此时,还在河南做收尾工作的刘备,已经得知了荆州发生的变故。
而诸葛亮的书信也送到了,其书略曰:
“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
“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
“至有公安违命之阙,江陵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
“臣明不知人,恤事多闇,春秋责帅,臣职是当。”
“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刘备放下书信,眉宇间皱成了一个川字。
张飞此时全然不知发生了什么,还沉浸在大获全胜的喜悦之中。
见刘备犯愁,便问:
“打了胜仗,兄长不喜反忧,何也?”
刘备挥了挥手,示意张飞不要说话。
张飞看出刘备脸色不对,立马闭上了嘴。
良久,刘备忽然将信置下,喊道:
“去!把王景兴,华子鱼叫来。”
侍从又问,“要不要叫李相爷。”
“不!别叫李相来。”
刘备正色说道。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