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老渴望一睹天颜,这也是陛下施恩的机会啊。"
朱祁镇没有反对。他太习惯听从王振的安排,就像小时候习惯他讲解经书一样。
次日清晨,大军突然转向东行。文武百官一片哗然。
"陛下!此去蔚州偏离前线,恐贻误战机啊!"邝埜在御帐外长跪不起。
朱祁镇烦躁地踱步。王振的建议听起来合理,但大臣们的反对也不无道理。他正要开口,一个侍卫慌慌张张冲进来:
"报——!瓦剌骑兵突袭我军后队,劫走粮草三百车!"
朱祁镇脸色煞白。王振立刻道:"定是那些反对改道的将领走漏风声!陛下,当务之急是加速前进,到蔚州就安全了。"
事情从此急转直下。通往蔚州的道路比想象的更加崎岖,连绵秋雨使行军速度慢如蜗牛。士兵们饥寒交迫,怨声载道。而当他们终于接近蔚州时,又传来瓦剌大军逼近的消息。
"陛下,蔚州城小,难以固守。"这次连王振也慌了,"不如...不如立即转往怀来?"
朱祁镇站在雨中,龙袍早已湿透。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对这个一手遮天的宦官言听计从,却对真正的军情一无所知。二十万大军,如今已疲惫不堪,粮草将尽。
"传令..."他的声音沙哑,"全军速向怀来撤退。"
但已经太迟了。八月十五日,明军退至土木堡时,瓦剌骑兵如潮水般从四面涌来。朱祁镇在御帐中听到震天的喊杀声,战鼓声,还有——他最不愿听到的——明军溃逃的哭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