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研发团队为完成专利kpi,把‘螺丝防锈处理’拆成3项专利申报——创新沦为数字游戏,就像给自行车装10个铃铛,响声越大,骑行越慢。”
3. 文化板结:成功经验的路径依赖
李昂(翻出传统车企对标分析,黄色高亮“发动机优势”):“某百年车企沉迷‘发动机技术全球领先’,在电动车时代仍投入70%资源优化燃油引擎,忽视电池管理系统研发。这像柯达抱着胶片技术不放,当数码浪潮来临时,曾经的优势变成了转型的枷锁——毕竟,没人会为马车装gps导航。”
三、破局实践:从“巨轮”到“核潜艇”的断舍离战略
1. 断:斩断沉没业务的脐带
陈玥(展示业务调整决策树,右侧砍去半壁江山):“我们用‘波士顿矩阵’做断舍离:
- 明星业务:投入70%资源(核心saas工具),砍掉其非核心功能;
- 瘦狗业务:45天内关停(定制开发服务),赔偿违约金也要止损;
- 问题业务:设定3个月试错期(新功能模块),未达dau目标即淘汰。
聚焦后,arr(年度经常性收入)从1200万增至3200万,研发效率提升2.3倍——就像园丁拔掉病株,让健康植物获得阳光。”
2. 舍:剥离低效资产的包袱
林薇(展示门店改造前后对比,文创区变为阅读长廊):“书店砍掉50%文创品类,回归‘社科+文学+儿童’核心图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门店sku从减至5000,动线变清晰;
- 库存周转提升至32天,现金流改善;
- 新增‘作者沙龙’区,会员复购率从28%升至57%。
有老顾客说‘终于能安静找书了’——舍弃花哨的‘增长故事’,反而赢回核心客群。”
3. 离:重构液态组织的“阿米巴系统”
李昂(演示电动车工厂数字孪生模型,模块动态组合):“工厂推行‘细胞单元制’:
- 每个单元50人,负责独立车型模块(如电池、电驱、座舱);
- 利润独立核算,单元长有采购、人事决策权;
- 每半年根据技术路线重组,避免部门墙。
电池单元用此模式,将pack组装效率提升3倍,成本下降22%——因为每个细胞都像创业公司般敏捷。”
四、终极隐喻:企业如巨轮,不舍弃锈蚀的锚链则无法远航
王远(点击ppt,画面切到火箭升空动画):“亚马逊贝佐斯在2023年致股东信中说:‘善良比聪明更重要’,但在商业中,‘舍弃比拥有更重要’——就像火箭必须抛弃逐级燃料舱,才能突破地球引力。” 李昂指着窗外的无人机补充:“企业断舍离的终极目标,是让组织像无人机群:单体轻量,集群智能,随时根据风向调整阵型。”
【终章启示】
从个人待办清单到企业业务矩阵,断舍离的本质是一场系统熵减革命。物理学家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中提出:“生命以负熵为生”,而组织的进化,从来不是靠堆积要素,而是靠智慧地舍弃——让个人从信息洪流中夺回专注,让团队在流程沼泽中重拾敏捷,让企业于业务迷宫中聚焦核心。正如红杉树主动修剪底部枝桠以抵御风暴,商业世界的生存智慧,从来藏在“舍”的勇气里,而非“得”的贪婪中。
喜欢杂论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