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78小说网 > 玄桢记 > 第517章 非是无情断恩义,只为公道照九州

第517章 非是无情断恩义,只为公道照九州

卷首

《大吴会典?刑律篇》载:“贪墨赈灾银者,不分亲疏,斩立决。·2?芭^墈?书+蛧? \唔_错+内!容?” 德佑二十五年春,湖广黄州府遭遇百年不遇的洪灾,长江堤坝溃决,良田万顷尽成泽国,灾民流离失所,饿殍遍野。朝廷加急调拨赈灾银十万两,然月余过去,灾民仍未得实惠,反有乡绅勾结官吏,趁火打劫。都察院左都御史谢渊奉旨巡查,查访三月,竟发现贪墨主犯乃其亲舅、湖广参政柳凇。

洪涛卷地万民愁,赈灾银钱入私囊。

骨肉情深难蔽罪,国法如天不徇私。

朝堂敢劾亲舅恶,案牍犹存赤子心。

非是无情断恩义,只为公道照九州。

德佑二十五年春三月,湖广黄州府连日暴雨,长江水位暴涨,冲破堤坝,淹没良田万顷。灾民流离失所,挤在临时搭建的草棚里,靠啃树皮、观音土度日。朝廷加急拨下的十万两赈灾银,本该解燃眉之急,可一个月过去,灾民们连半斗米都没领到,草棚外的尸体却日渐增多。

都察院左都御史谢渊奉旨巡查湖广灾情,行至黄州府境,就见沿途百姓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有孩童趴在母亲怀里,早已没了气息。“老人家,朝廷的赈灾粮呢?” 谢渊蹲在路边,给一个奄奄一息的老妇人递过干粮,声音因愤怒而颤抖。老妇人浑浊的眼睛望着他,嘴唇翕动半天才说:“粮…… 粮被柳参政扣下了…… 他说…… 说要先修衙门……”

“柳参政?” 谢渊心头一沉,湖广参政柳凇,正是他母亲的亲弟弟,他的亲舅父。自小母亲早逝,舅父柳凇待他虽不算亲近,却也供他读过三年书。谢渊不愿相信,又问了几个灾民,得到的答案如出一辙 —— 赈灾银被柳凇以 “筑堤、修衙” 为名扣下,只给灾民发了些发霉的糙米,还纵容下属虚报灾民人数,中饱私囊。

当晚,谢渊在黄州府临时驿馆翻阅账册,案头堆着湖广布政使司送来的赈灾记录,上面写着 “发放大米五千石”“救济灾民三万口”,字迹工整,盖着鲜红的官印。可谢渊用识墨石轻轻一擦,“五千石” 旁竟露出 “三千石” 的痕迹,“三万口” 下面隐约有 “一万五” 的字样 —— 又是硫黄墨篡改的伎俩!

玄夜卫校尉赵勇推门进来,手里捧着一叠新查访到的证词:“大人,我们找到几个被柳参政赶走的粮房小吏,他们说柳参政把五万两赈灾银存入了镇刑司的秘密银库,还让账房先生用硫黄墨改了账册。!w/a.n`b-e!n!t!x-t¨.!n,e¢t?” 他顿了顿,低声道:“还有…… 柳参政把扣下的大米,卖给了盐商张茂德,换回了三千两银子,说是‘暂借’,等灾后还。”

谢渊捏着证词的手指关节泛白,指腹因用力而深深陷进纸页。窗外雨声淅沥,敲打在窗棂上,如同敲在他的心上。他想起小时候,舅父柳凇曾背着他去赶庙会,给买过一串糖葫芦;母亲临终前,拉着他的手说:“以后要敬重舅父,他是你唯一的亲人了。” 可眼前的账册、证词,还有灾民们饿死的惨状,像一把把尖刀刺进他的胸膛。

“再去查!” 谢渊的声音沙哑却坚定,“查清楚每一笔银子的去向,找到人证物证,一个都不能少!” 赵勇迟疑道:“大人,柳参政毕竟是您的亲舅父……” 谢渊猛地抬头,眼中布满血丝:“在都察院的卷宗里,只有贪官柳凇,没有亲舅父!”

三日后,证据链终于完整:柳凇利用职权,将十万两赈灾银中的五万两贪墨,存入镇刑司千户王彪的银库;两万两用来贿赂湖广巡抚,让其隐瞒灾情;三万两购买大米高价转卖,获利三千两;账册上的 “发放记录” 全是硫黄墨伪造,真正发到灾民手里的,只有五千石发霉的糙米。更令人发指的是,有三个灾民因索要粮食,被柳凇的家丁活活打死,尸体扔进了长江。

谢渊连夜写好弹劾奏疏,字字泣血,列举柳凇十大罪状,附上账册、证词、人证名单。写罢,他将奏疏放在案头,望着窗外的雨夜,想起母亲的遗像 —— 母亲总是说,做人要对得起良心。他从怀里掏出一块半旧的帕子,那是母亲留给他的,上面绣着简单的兰草花纹,边角已经磨破。他摩挲着帕子,泪水终于忍不住滚落。

次日清晨,谢渊带着奏疏和证据,登上返回京师的船。行至半途,却见一艘官船拦住去路,船头站着的正是柳凇。他穿着一身崭新的官袍,脸上堆着虚伪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